蓝智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零陵时,看到湘川的景色而怀念柳河东(即柳宗元)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傍晚时分经过零陵时,望着遥远的愚溪,心中怀念着柳宗元。 2.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湘江的水流进入零陵,百里之间都是悬崖峭壁。 3. 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田野显得空旷,夕阳投下一片阴影,山上的秋天色彩显得淡雅。 4. 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缅怀柳宗元,他曾经被贬到远方
清池老树落花稀,雪满仙岩独鹤归。 十二楼台天似水,空香散作白云飞。 注释:在桂林见到的梅花,其中一棵古老的树已经落尽了花朵,周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在这美丽的画面中,有一只孤独的鹤独自归来。远处的楼宇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梅花的香气在空中飘散,如同白云一样自由地飞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桂林春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
【注释】 曾记寒窗为写真:还记得当年在寒冷的书房里,我为梅作画。 东风彩笔自生春:东风吹来,我的画笔就像春天的彩笔一样,生出生机,描绘出梅花的美丽。 江南万点花如雪:江南到处都是盛开的梅花,它们像雪花一样洁白。 落月空梁梦古人:夜晚的月光透过空荡荡的屋梁,让我想起了古代的人们。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梅为主的作品,诗人借咏梅抒写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句“曾记寒窗为写真”
【注释】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水边林下:水边树丛中。玉缤纷:形容梅花洁白如雪。岭南:指广东、广西一带。瘴云:指潮湿的气候。寒香:梅花的香气。 【赏析】 首句“忽见罗浮万鹤群”,描绘了一幅万羽飞来的画面。罗浮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有大量野生鸟类栖息。这一句诗用比喻的手法,把万羽飞翔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鸟儿在山林间自由翱翔。 次句“水边林下玉缤纷”
诗句解析 1. 春山啼鸟杂花香: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山间有鸟儿的鸣叫声,花朵的芳香混合在一起。"啼鸟"和"花香"都带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丛棘修筠各自芳: "丛棘"指的是灌木丛中荆棘的繁茂,而"修筠"则是指竹子修长的细长枝条,这里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的植物各有其独特的香气和美丽。 3. 何似梧桐西掖树: 这一句通过比较来表达对另一种植物的喜爱。"梧桐"通常指代凤凰
【注释】 岭南:今广东一带。两度:两次。繁花:盛开的花朵。蓝涧曲:指蓝田县的蓝水溪。好山:美丽而多姿的山峦,这里泛指美丽的山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美景和赞美山川景色的小诗。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比、比喻、用典等。 首句“岭南两度见梅开”,诗人在岭南两地都曾看到过梅花开放,但这次的梅开却让他感到惊诧,因为他已经年老体衰,头发白了,时间过得很快。 第二句“远客空惊白发催”
【注释】 见梅:看见梅花。“桂林”句:以松、竹比人,暗指自己的高洁品质和不屈的精神。“冷蕊疏花”二句:比喻梅花的孤傲自许,不受世俗的污染。“高标”句:表明只有像松、竹这样的高节之士,才能在风霜中挺立不移。“铁石心”三句:比喻诗人坚贞不渝的品质。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贬官岭南之时。前两句以松、竹之高洁品格自喻,表达自己虽处逆境,却依然保持清高品格的坚定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从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上进行分析。题干已经明确要求分析“关键词”,考生要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然后结合注释及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独立”、“惭愧藤萝”。第一句,前一句写古树苍藤的气象,后一句写自己的处境,说自己孤独地独立在空荡荡的山中,凄惨凄凉,令人生悲;第二句
【注释】 老树:指江边的柳树。晴云:雨过天晴的云。半有无:一半露出,一半遮隐。扁舟:小船。投簪:古代官员将官帽上的簪子插在帽子上表示辞官。此处用“簪”代指官职。画图:指美丽的图画。 【赏析】 诗题“题秋江云树图二首”,是作者对一幅秋江云树图的题咏。第一首写江边的古木、晴空和游云交织在一起,雨后秋天的景色十分美丽;第二首写诗人看到这幅图后,想到自己也要像古人一样辞官归隐,但又不知去向何处。
注释:草屋竹门,进入了那青翠的山间;碧云红树,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娇丽。美人为何在秋天的江边徘徊?她采了芙蓉花却不肯归去?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首句“草阁柴扉入翠微”,点出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处清幽秀丽之地。次句“碧云红树晚依依”,描绘的是一幅秋日黄昏时的美丽景色,碧云、红树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后两句“美人何事秋江上,采得芙蓉未肯归”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