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分析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如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白描与工笔),修辞方法(拟人、比喻、借代等),炼字(用词贴切、生动)等,同时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思想状况,并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秋意的七言绝句
《顺昌道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对应的译文: 一、诗句释义 1. 蓐食鸣鸡晓:“蓐食”指的是早餐,而“鸣鸡”则是指报晓的公鸡。这句诗描述了清晨时分,听到公鸡报晓声,人们开始准备早餐的情景。 2. 空山啼鸟春:“空山”意指空旷的山谷,没有其他人烟。而“啼鸟”则是春季山谷中的鸟儿在歌唱。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鸟儿在山谷中自由啼唱的画面。 3. 远钟何处寺
注释:诗人在温日观题写葡萄的诗中写到,开士名流温日观,最能泼墨作蒲萄。 意思是说,这个开士名流是温日观,他最擅长的就是用笔墨来描绘葡萄。 君家此本何年物,仿佛前人笔格高。 意思是说,你家的这幅葡萄画是什么时候的作品呢?它好像是前人的笔迹一样高超。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温日观的葡萄画,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赞赏。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葡萄画作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
郑公胸次贮冰壶,爱写疏篁古木图。 携入洞天人不识,借看唯有列仙癯。 注释:郑公的心胸像冰一样清澈,他喜欢画出疏朗的竹林和古老的树木。他把这幅画带进洞天之中,别人却无法识别它;只有那些列位仙人才能欣赏到这幅画的美丽。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郑公(郑谷)所绘竹子与古木的图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情的赞赏和对其画作的欣赏
【注释】 温日观:即今陕西户县东南的温汤。 骊(lí)珠:骊山出产的明珠,此处指温汤温泉。 惠连:晋谢安侄谢灵运之兄谢惠连。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长安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深秋时节,夕阳下,葡萄架旁的藤萝缠绕着马乳泉水,沐浴在月色之中;夜晚,骊山的温泉如同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诗人回忆起当年在草堂观赏美景时,自己曾独先作诗。此诗以“葡萄架”、“马乳泉”和“骊山温泉”等景物为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蜀江雨后春景的画面。诗人以瞿唐雨霁起春澜为引子,表达了对春天的到来和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中描绘了空翠楼台杳蔼间的景色,以及万里桥西花似锦的壮丽景象。最后,诗人用暮云依旧隔巫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瞿塘关外春雨初晴,碧波荡漾春水生微澜。 高楼翠影隐映在薄雾弥漫之中。 万顷平芜如锦绣般绚丽,夕阳斜照,云雾依然笼罩着巫山。 赏析:
武夷山 一夕仙桥架彩虹,千年洞府秘神踪。 清秋沆瀣金人掌,明月芙蓉玉女峰。 雾雨至今藏虎豹,风雷何日化鱼龙。 山中尚有长生药,安得乘云献九重。 注释: 1. 一夕仙桥架彩虹:一夜之间,仙桥横跨在武夷山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2. 千年洞府秘神踪:这座山洞有着千年的历史,里面隐藏着神秘的神迹。 3. 清秋沆瀣金人掌:秋天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的气息,就像金人在掌管一样。 4.
注释: 怀山中:怀念山中的环境。久别山中鸾鹤群,清斋自礼武夷君:长久地离开山中,想念那里的鸾鹤和武夷君。清斋自礼,即清净斋戒,表示对武夷君的尊敬。武夷君是古代神话中武夷山的神,这里代指武夷山。 沧江明月扁舟后,浑似松窗卧白云:沧江的明月倒影在扁舟之后,就像松树窗前躺着的白云一样。沧江,指长江。李白曾在庐山居住过,这里以庐山为背景,用“沧江”暗指庐山。扁舟,小船。浑似,完全像。 赏析:
注释: 萧萧:风吹竹林的声音。湘江:指湖南的一条河流,以产玉而著名。栖凤:栖息在凤山上的凤凰,此处比喻墨竹。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绘墨竹在秋风中的动与静,表达了对友人李息斋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了一幅秋风吹拂着竹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第二句则转向现实,写春天已过,但湘江边的碧玉丛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春天的思念和感慨。第三句则是诗人酒醒后的情景
宿严滩作 水宿傍严滩,风灯语夜阑。 鼍鸣潮信急,龙过雨声寒。 病喜江山好,贫嗟道路难。 故园三四口,书札报平安。 【注释】 1. 水宿:在水上住宿。 2. 傍:靠近。 3. 风灯:以风为能源的灯具。 4. 阑:尽,完。 5. 鼍(tuó):即“鼍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兽,形状类似蜥蜴,生活在江、河、湖中。 6. 潮信:指潮水的涨落和消息。 7. 病喜江山好:因生病而高兴,因江山美丽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