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晓行望山上人家 荒林居更僻,闇谷路才分。 灯影依青嶂,鸡声入白云。 衡门和月掩,流水隔溪闻。 傍舍人相语,乘凉已出耘。 【注释】 1. 荒林居更僻:荒废的林子里更显得偏僻。 2. 闇谷路才分:幽暗的山谷间道路刚刚分开。 3. 灯影依青嶂:指灯光在青翠的山岭中摇曳。 4. 鸡声入白云:鸡叫声飘荡进白云之中。 5. 衡门和月掩: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这里借指家门。和月掩指的是月亮高悬,照亮了家门。
【注释】 浮江望淮上:在长江上浮舟而望着淮河。 万古:指很长的历史。 短棹:即短桨,是小舟的代称。 天连一水白:指淮河与长江相连,天空和河水都是白色的。 山入两淮青:指两淮(今江苏、安徽)的山峰,被淮河环绕,山色青翠。 把酒须明月:指举杯邀明月。 乘槎:乘着槎(木筏)。槎,木筏子。 云霄:高空。 冥冥:幽暗不明。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怀人的诗,作于作者任淮南节度使时。首联写秋夜乘舟望淮的情景
注释: 夕照明江阁,春流净客衣。夕阳照亮了江边的小楼,春天的流水洗净了我的衣服。 树幽啼鸟近,风细落花稀。树林幽深,鸟儿欢快地鸣叫;微风拂过,落花纷纷飘落。 酒熟山瓢送,鱼肥野艇归。酒已经酿好,我用山瓢送来;鱼也长得又肥又大,用野艇带回去。 桃源应可问,稚子候荆扉。如果有机会进入桃花源,我可以去问问那里的孩子们;而那些孩子则在我家的大门旁等待。 赏析:
【注释】 “双剑峰”,指庐山的香炉峰和五老峰。两峰并立,形似宝剑,故称。 “百炼”,形容山峰峻拔高耸;也比喻经多次锤炼而变得非常坚强。 “丹壑”,即丹岩,指岩石中含有红色矿物质,因山势高峻,阳光照射,色彩呈红色,犹如丹霞。 “双尖”,形容山峰如剑一样尖锐。 “碧虚”,碧色的天空。 “龙虎窟”,传说中龙潜藏之地,此处以喻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光动斗牛墟”,指日光照耀下的山谷、田野等景象
【注释】 送孟宽希年入京:为孟宽希年即将入京赴任而作。孟宽,字希年,名不详,唐宪宗时人。“月旦推文学”,语出《后汉书·文苑传》载:“建安中,文帝(曹丕)开鸿门宴,与五官将宾客对饮,议《楚汉春秋》,令诸儒各制义以解之。”此处指孟宽学识渊博,被推许为文学之士。“丘园起力田”,意即孟宽在乡野之中辛勤耕作。“丘园”指田野,“起力田”指开始从事农活。 尽知官可贵,谁道野无贤:“尽知官可贵”
建溪 三百里长的建溪,水势汹涌如同倒灌的山泉。 石头撞击着波涛恶浪,山连雾雨让人感到昏沉。 蛟龙留下的旧有洞穴,豺狼虎豹已经空荡荡的村庄。 行走在这险峻的山路,生活实在不敢去谈论。 注释: 1. 建溪:指流经福建省建瓯市的建溪水系。 2. 势若建瓴奔:水势像倒灌的山泉一样汹涌奔腾。 3. 石触波涛恶:石子撞击着波涛,激起了恶浪。 4. 山连雾雨昏:山峰连绵不断,被雾气笼罩,给人一种昏暗的感觉。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全诗,然后进行翻译,注意关键词句的解释。 【答案】 溪上/落日苍茫雾,寒潭潋滟波。/鸟栖浑不定,龙卧欲如何。/菡萏秋风老,蒹葭夕露多
《山中夜坐怀田先生》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此诗为作者在山中夜晚怀念朋友而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老厌虫鱼技: 厌倦了(对)虫鱼技艺的(爱好),意指放下了那些琐碎的学问和技能。 2. 贫甘鹿豕群: 贫穷却甘于与鹿豕(即野性生物)为伍。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或隐居生活的向往。 3. 残灯昏夜雨: 夜深时,残破的灯光映照着昏暗的天空,伴随着雨水
【注释】 ①淮上:泛指江淮一带的江岸。②清夜:指夜晚,也指清冷的天气。③茅屋:这里指隐居之所。④秋风:这里比喻萧瑟的时令。⑤老蕨薇:长出老长的蕨类植物和野菜。⑥楚雨:指楚地的秋雨。⑦茅屋空山里:指自己隐居在茅屋里。⑧秋风老蕨薇:意谓秋风已至,野菜已经变老了。⑨老:衰败,凋零。⑩薇:一种野菜。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怀”字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怀,表达思乡情切
【注释】 道路今如此:指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 山林何所之:指隐居山林。何所之:去哪里。 邻人依草莽,归鸟恋茅茨:比喻自己隐居山林。 风雨兼贫病,乾坤有别离:指国家动乱,百姓遭殃。 花枝看总好,人事自堪悲:指人生在世总会有欢乐和悲伤。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及思想感情。 首联“道路今如此,山林何所之”,写诗人对时局动荡、国运不宁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