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藏丹壑,双尖倚碧虚。
气腾龙虎窟,光动斗牛墟。
白日层云断,清秋落木疏。
江湖驱魍魉,万里插匡庐。
【注释】
“双剑峰”,指庐山的香炉峰和五老峰。两峰并立,形似宝剑,故称。
“百炼”,形容山峰峻拔高耸;也比喻经多次锤炼而变得非常坚强。
“丹壑”,即丹岩,指岩石中含有红色矿物质,因山势高峻,阳光照射,色彩呈红色,犹如丹霞。
“双尖”,形容山峰如剑一样尖锐。
“碧虚”,碧色的天空。
“龙虎窟”,传说中龙潜藏之地,此处以喻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光动斗牛墟”,指日光照耀下的山谷、田野等景象,牛斗二宿在天空中,此处用以形容山谷中景色的壮阔。
“白日层云断”,形容太阳从云层中穿透下来的景象。
“清秋落木疏”,形容秋天树木凋零稀疏的样子。
“江湖驱魍魉”,江湖泛指广大水域,这里用来形容水陆之间驱散恶灵的情景。
“匡庐”,即庐山,古地名。
【译文】
百炼般的山峰藏匿着红彤彤的丹霞,两座山峰并排矗立,如同两柄锐利的宝剑。云雾缭绕的山顶上,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山间,如同龙潜藏在幽深之处。四周的山林被日光照耀得明亮透彻,一片金黄。秋季的树林已经稀疏了,树叶纷纷落下,铺满了大地。水边和陆地之间弥漫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能够驱散一切邪恶。这万里之遥的庐山,如同一座坚固的屏障。
【赏析】
诗中的庐山双剑峰是诗人游览过的地方,他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通过描绘山峰的高峻、颜色、气势、云雾和光影等自然景物,生动地表达了他对庐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庐山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庐山的独特魅力和神奇力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庐山的壮丽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