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厌虫鱼技,贫甘鹿豕群。
残灯昏夜雨,落木响寒云。
烽远惊时见,钟疏坐不闻。
道南犹可仰,天未丧斯文。
《山中夜坐怀田先生》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此诗为作者在山中夜晚怀念朋友而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老厌虫鱼技: 厌倦了(对)虫鱼技艺的(爱好),意指放下了那些琐碎的学问和技能。
- 贫甘鹿豕群: 贫穷却甘于与鹿豕(即野性生物)为伍。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或隐居生活的向往。
- 残灯昏夜雨: 夜深时,残破的灯光映照着昏暗的天空,伴随着雨水。这里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夜晚景象。
- 落木响寒云: 秋天的树叶落下,发出声响,与寒冷的云层相互呼应。这是一幅典型的秋季自然景观画面。
- 烽远惊时见: 远处的烽火台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醒目,让人感到一种紧迫感,可能是因为战争、警报或其他紧急情况。
- 钟疏坐不闻: 当钟声在空旷的地方响起时,却听不到它的回响。这里的“疏”可能指的是钟声传播的距离远,或者因为周围环境嘈杂而听不清楚。
- 道南犹可仰: 虽然身处偏僻之处,但仍然可以仰望大道(象征正道或理想的道路)。
- 天未丧斯文: 上天并未放弃文化和学问的传播。
赏析:
李嘉祐的《山中夜坐怀田先生》是一首描写隐居者心境与自然环境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以及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坚持。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