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下诏,北客久怀归。
清夜孤舟泊,沧江一雁飞。
淮云迷远道,楚雨满征衣。
茅屋空山里,秋风老蕨薇。
【注释】
①淮上:泛指江淮一带的江岸。②清夜:指夜晚,也指清冷的天气。③茅屋:这里指隐居之所。④秋风:这里比喻萧瑟的时令。⑤老蕨薇:长出老长的蕨类植物和野菜。⑥楚雨:指楚地的秋雨。⑦茅屋空山里:指自己隐居在茅屋里。⑧秋风老蕨薇:意谓秋风已至,野菜已经变老了。⑨老:衰败,凋零。⑩薇:一种野菜。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怀”字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怀,表达思乡情切、岁月沧桑之感。
首联“南京初下诏,北客久怀归”,开篇即点明诗人的籍贯,并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土之情。“下诏”指的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正月颁布的《安辑流民诏》,诏文说:“自今以后,有能举告逃亡及私度为僧、道士者,赏宝货;匿者罪至死。”诗人因避安史之乱,而南来避难,此时又收到朝廷的招安诏书,心中自然十分高兴,因此“下诏”二字用得十分贴切。然而诗人的思乡之念并没有因为朝廷招安诏书的到来而消除,相反更加强烈。
颔联“清夜孤舟泊,沧江一雁飞”,描写了诗人乘船夜泊长江边的情景。“沧江”,指长江。江水苍茫无边,孤舟漂泊,一叶扁舟停泊在岸边的小洲上,与江边的大河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此时正处在人生旅途的艰难阶段,内心孤独无依,只有一叶孤舟陪伴左右。而在这清冷的夜晚,一只孤雁从空中飞过,这更增加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之感。
颈联“淮云迷远道,楚雨满征衣”,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遥望远方的淮河上空飘浮着乌云,大雨滂沱,打湿了身上的征衣,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这里的“迷”、“满”,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尾联“茅屋空山里,秋风老蕨薇”,描写了诗人独自住在空荡荡的茅屋里,秋风中长出了老长的蕨类植物和野菜,这更增加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之感。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这两句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