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子茅为屋,城南杏作林。
问人多施药,留客自鸣琴。
枸杞秋风老,鹅湖暮雨深。
韦编三绝后,深得古人心。
寄铅山詹九夫二首其二,蓝智以淡墨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中描绘了詹子茅作为住所的场景,城南杏林环绕,药草飘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诗人以此展现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詹子茅被形容为一个温馨的住所,茅屋虽简陋但充满了生活气息,象征着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珍视与追求。“城南杏作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深厚感情。杏花林间,药草飘香,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诗中的“问人多施药”,透露出一种人文关怀,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他乐于助人的性格和深厚的人情味。留客自鸣琴则体现了诗人雅致的风雅生活态度,琴声悠扬,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庭院之中。
“枸杞秋风老,鹅湖暮雨深”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秋意盎然和暮色苍茫,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这里的“秋风”和“暮雨”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无情,而诗人对此既无法改变也无法逃避。
“韦编三绝后,深得古人心”表达了诗人对古籍的酷爱以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里提到的“韦编三绝”指的是孔子编订六经的故事,而诗人以此自比,意味着自己能够深入理解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内核。
《寄铅山詹九夫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古人智慧的尊崇。这首诗通过对詹子茅小屋、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和对古代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