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解析】 此题考核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垂、潇、尽、砧、烦、忧。 【答案】 (1) 阴沉的云气笼罩着原野,淅沥淅沥的雨声洒满林间。 (2) 傍晚山中的归鸟都消失了,秋草深处,门户紧闭。 (3) 落叶萧瑟地飘落着,空寂的城头上传来断断续续的砧声。 (4)
雪中送舒文质归广信 积雪千峰迥,空林一鸟归。 客愁南浦树,乡梦北山薇。 风雨荒茅屋,兵戈老布衣。 饥寒兼盗贼,出处寸心违。 注释: 1. 积雪千峰迥:形容大雪覆盖了千座山峰。 2. 空林一鸟归:在空旷的树林中,一只鸟儿飞回。 3. 客愁南浦树:指诗人因离别家乡而感到的忧愁。 4. 乡梦北山薇:指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景,北山是家乡的象征。 5. 风雨荒茅屋:指战乱时期,房屋被毁,只剩下一片废墟。
注释: 秋日游石堂奉呈卢佥宪:秋天的时候,我游览了石堂,把这次游览的感受写诗呈给卢佥宪。 荒郊通径僻:荒野中没有行人的小路。 野竹闭门深:野竹林子关着门很安静。 白日羲皇世:白天是羲皇时代。 青山绮皓心:青山美丽如锦绣。 潜蛟多在壑:潜藏在山中的蛟龙很多。 宿鸟独归林:晚上归巢的鸟儿只有一两只。 知尔荷锄倦:知道您辛苦劳作后疲倦。 时为《梁甫吟》:时常为您吟唱《梁甫吟》。 赏析:
蓝涧草堂 橘井云山北,茅斋涧水西。 听猿秋树近,扪虱夕阳低。 樵子知愚谷,田翁伴醉泥。 兴来时得句,自向竹间题。 注释: 1. 橘井云山北:橘井位于白云山北边,这里指的是地名。 2. 茅斋涧水西:茅斋建在涧水西边。 3. 听猿秋树近:秋天的树上有猿叫声,靠近这些地方。 4. 扪虱夕阳低:摸起虱子,发现太阳快要下山了。 5. 樵子知愚谷:知道愚溪的人是樵夫。 6. 田翁伴醉泥
高阁流莺外,荒城驻马前。 译文:在高楼的外面,有几只飞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在荒废的城堡前面,我停下了马。 注释:高阁:指一座高楼。流莺:即流莺曲,乐府旧题名。荒城:指荒凉之城。驻马:驻马听曲。这里以“驻马”二字,点出作者在嘉鱼亭上留连徘徊之态。 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来到嘉鱼亭,登高望远,见江边荒城,而城外又有高阁之上,莺声嘹唳,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颔联写江南三月春雨霏霏,寒气逼人
【注释】 凭:倚。上方:高处,此处指寺的高处。 法界:佛教语,指一切现象和事物。一尘微:一丝尘埃,比喻微小。 云林:山名,在今江西庐山西北。孤踪:孤独的踪迹,指隐居山林的人。 【赏析】 此诗为登凤林寺钟楼所作。首联写登上钟楼所见:钟楼高耸云端,人迹罕至。颔联写钟楼所见钟声:春雨时,钟声悠扬;夕阳下,钟声清亮。颈联写钟楼所见:云林中,一位隐士正在打坐,他的足迹远去,只有几丝轻风拂过;他的身影虽小
【注释】 旧隐仙人馆:指卢使君隐居的地方。 曾陪使者车:曾经陪伴使者的车驾。 那知沧海别:哪知在海中别离。 不返白云居:无法回到白云居住的地方。 山雨荒樵径:山林中的细雨使得樵夫的小路变得荒芜。 窗尘污道书:窗户上的灰尘覆盖了道路的书籍。 伤庭外竹,清影漫扶疏:伤心庭院外的竹林,清冷的影子随风摇曳,显得有些凄凉。 【赏析】 《经石堂追怀卢使君》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诗人经过卢使君的故居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 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 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 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 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 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 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 草木含清芬,山川耀潜德。 悠悠人世远,悄悄王事迫。 鼓枻下中流,江清月华白
扬帆溯大江,八月风水壮。 波涛东北驶,舟楫西南向。 鹢首共飘飖,鸿毛自飞飏。 俯窥积潦深,仰瞩青冥旷。 三山点微茫,七泽吞浩荡。 淮海亘长流,荆湘弥远望。 是时霜露秋,原野气悽怆。 啼乌古城曲,落木澄潭上。 中流天色改,云物忽异状。 飞雨洒长淮,惊飙驾高浪。 群龙歘掀舞,万马齐奔放。 奔腾注三峡,喷薄凌千嶂。 大哉乾坤内,一气浮泱漭。 不睹疏凿勤,焉知禹功广。 微名逐羁旅,万里适炎瘴。
夜永倦孤眠,竹凉宜小立。 荒林独鹤栖,破屋疏萤入。 万壑共秋声,四山惟月色。 清赏恨不同,晤言念兹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