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象津
【译文】 风轮大转动,尘缘随风飘落。 巍峨升降间,生命气息互相吹拂。 远望宇宙尽,低首思身世。 渺小如粟粒,在浩瀚的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 形骸寄身于瞬间,又寄身于所寄托的形骸。 那些糊涂昏昧者,像瑶璇从平地升起。 居住之地仅能容膝,为何要劳烦千里迢迢? 深谋可以造福千载之上,却难以终了无穷之业。 终究会来到瓦砾场,离离长秋穗。 当初隐居孟尝君门下,晚年流落在雍门泪。 有达观的人
注释: 1. 桔槔(jiè gǎo)叹:一种农具,用杠杆原理,一端系着水桶,一端挂着水瓢。 2. 城中祷雨城外晴:在城内祈求下雨,而结果却是城外晴朗。 3. 赭云生:红色云彩出现了。 4. 桔槔彻夜声不停:桔槔(jiè gǎo)一直响个不停,直到天亮。 5. 判将身手与天争: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与天争高下。 6. 天公仁闵覆苍生,百神司命周八纮:上天对人间的恩惠和怜悯遍及整个宇宙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三载秋风劳梦魂,曾经采药入烟村。 - “三载”表示三年时间。 - “秋风”指的是秋季的风,常用来象征萧瑟或凄凉的情绪。 - “劳梦魂”意味着长时间地思考或担忧而使心灵疲惫。 - “采药”通常指采集草药,可能暗示着某种治疗或修行的目的。 - “入烟村”形容进入烟雾缭绕的小村落。 四山红叶客双屐,一坞白云家半门。 - “四山”指的是周围的四个山峰。 - “红叶”通常在秋天出现
【诗句】 晨起日色昏,村落隐轻雾。 相将楼上来,豁然乾坤露。 晴高大岘云,秋远济阴树。 海山何处归,万里如可步。 【译文】 清晨太阳昏沉沉的,小村隐藏在轻雾中。 我们来到楼上,顿时天地之间一片光明。 晴朗的天空中高悬着大岘的云,秋天里远处有树木的轮廓。 不知道海和山在哪里是终点,但可以想象它们在万里之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这首诗的注释可以这样写: 柳下(第一句): 在柳树下听蝉鸣,微阴天驱散了薄暑。 微阴驱薄暑:微阴是指天空中的云层,它遮住了一些阳光,使得温度下降,驱散了薄暑。 岸阔蓼花风:河岸宽阔,岸边的花风吹拂。 岸阔蓼花风:岸边的花草在微风中摇曳。 石净绿萝雨:石头干净,绿萝藤上挂着雨滴。 石净绿萝雨:石头表面很干净,绿萝藤上的雨水晶莹剔透。 泛泛水禽嬉:水面上水禽嬉戏。 泛泛水禽嬉
城中祷雨城外晴,城外祷雨赭云生。 赭云散尽暮天碧,城外遍起桔槔声。 桔槔彻夜声不停,判将身手与天争。 天公仁闵覆苍生,百神司命周八纮。 雨师唤云云不应,雷公鞭鼓鼓不鸣。 付与桔槔自作程,桔槔非人水不行。 鹤俯鹳啄尻首并,汗流渍与井干平。 畦中依然水不盈,苗稀散作鱼尾赪。 夜阑气尽声不尽,隐隐倦力相支撑。 此时肃肃晓风清,城中达官梦初醒。 美人素绠汲银瓶,辘轳却向雕阑听
风轮转大千,一尘缘飞坠。 坱然升降中,生物息相吹。 遐睇尽寰宇,俯仰缅身世。 稊粟落大瀛,狭钜两不异。 形骸寄须臾,况又寄所寄。 彼哉愦愦者,瑶璇起平地。 所居仅容膝,胡为劳远致。 深谋裕千载,展转无终既。 会见瓦砾场,离离长秋穗。 始藏孟尝君,终下雍门泪。 爰有达生人,空洞无物累。 一室羲皇前,嗒焉齐醒醉。 而以寄名斋,谓与斋相值。 有寄即有归,若归于何庇。 君言归何有,神马意为辔。
三载秋风劳梦魂,曾经采药入烟村。 四山红叶客双屐,一坞白云家半门。 宿果收完芳树老,名花开尽石床温。 武陵旧事凭谁问,拟殖田庐长子孙
清代诗人张象津,字汉渡,号雪岚,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著名的文人。 张象津出生于1738年的山东新城(今桓台),他的一生可谓才华横溢,经历了从私塾到官场的转变。他早年就展露出过人的文学才能,在21岁时中秀才,43岁时成为举人,并在后来的官途中逐渐崭露头角
清代诗人张象津,字汉渡,号雪岚,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著名的文人。 张象津出生于1738年的山东新城(今桓台),他的一生可谓才华横溢,经历了从私塾到官场的转变。他早年就展露出过人的文学才能,在21岁时中秀才,43岁时成为举人,并在后来的官途中逐渐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