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
解析: 1. 破贼书来墨未干,风流宰相等闲看:此句描述收到破贼书时,墨水尚未干,但宰相已经对此事漠不关心。"破贼书"可能指某种重要文件或信息,“墨未干”意味着刚刚书写完毕。这里通过对比描绘出一种轻松对待重要事务的态度。 2. 儿曹枣栗从他觅,一局残棋着手难:此句描绘的是一群年轻人正在寻求食物,而自己却因为棋局难以开始而感到烦恼。"儿曹"指的是年轻一代,"枣栗"是指水果和坚果
诗句释义:桑、孔经纶计划已经确定,算缗、沽酒、榷盐、茶。武陵向东连接柴桑路,税到桃花和菊花。 译文:桑树和孔树的治理计划已经确定,计算税赋、购买酒水、征收盐税和茶叶。武陵向东与柴桑路相连接,税赋征收到桃花和菊花。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晚清时期社会的现实情况,反映了当时的税收制度和治理政策。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整首诗风格朴实无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九锡潘文已近裁,山阳下殿诏书哀。孤臣箧有曹瞒传,永夜残灯掩泪开。 - “九锡潘文已近裁”:指皇帝赐予潘文的九种荣誉已经接近完成。九锡是古代一种极高的礼遇,通常用于表彰功臣或高级官员。 - “山阳下殿诏书哀”:表示皇帝因某种原因(可能是国事或家事)临时离开宫殿,诏书哀伤之情流露出来。 - “孤臣箧有曹瞒传”
【注释】 典午:指晋代司马氏。这里用典午来表示作者对当时权贵的不满。功名事事新:事与愿违,事事都不顺心。隐囊:即隐囊手杖,一种拄着的手杖。席凝尘:坐席上积满灰尘。诸公:指权贵们。对酒看花:饮酒赏花。日:一天。伐荻登洲:采荻(一种水生植物)登上小岛。伐:采集。有:存在。人:指在小岛上的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翰林院编修期间,是酬答友人孙学士送菊的诗。全诗以咏菊为主,借咏菊抒怀
诗句:江左人才略等夷,前王后谢强支持。 译文:江左(江南地区)的人才能力与中原等地相当,前代的王侯、后代的谢安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解释: 1. 江左: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古代以南方为“江左”。 2. 才略:才能和谋略。 3. 等夷:相等,没有差别。 4. 前王后谢:指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即王导、谢安。 5. 强支持:强有力的支持。 赏析:
【注释】五云:指彩云。明光殿:在大明宫含元殿后,为皇帝受朝贺和接见外国使臣之所。柳拂花迎:形容道路两旁的杨柳依依、花卉盛开,迎接御路的盛况。内廷:指皇宫内的禁苑。“瑶池”:《汉武帝故事》说,汉武帝曾于建章宫中筑凤麟池,池中常有五彩之鸡出现,故称。新进万年觞:万年觞,用美酒斟满杯,表示长寿。 【赏析】《春帖子词三首代 其二》,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天所作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写景状物
诗句原文: 双鬓谈兵据上台,蛇嗔虎怒费疑猜。 筹边祗用三娘子,戚李原非大将才。 注释: - 双鬓谈兵:这里指的是张文忠(张文忠公)两鬓斑白,却仍然谈论军事策略,表现出对战事的专注和热忱。 - 谈兵:讨论战争策略,通常是指深入思考军事计划或战略。 - 双鬓:指人的两鬓,即两侧的头发。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双鬓”往往象征着年龄的增长,但在这里也表达了一种不屈的精神风貌。 - 占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 身陷尘世,漂泊如初沙中力士计疏,身世沉沦何处? 子房事多纷扰,空读《圯桥》一卷书 岁月如梭,何处是归途? 世事纷扰,何处是真我? 只愿静享一壶酒,醉卧沙场无战事。 此诗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之,其十六甲辰年。诗人李希圣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身世沉沦的无奈,以及对世事纷扰的感慨。通过与古人的对比,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充满了诗人对人生
易水边,萧瑟的秋风吹拂着白日,太阳似乎有些寒意。 诗人骑着单车向西出发,想要向燕太子丹报告。 虽然诗人不一定真的像陶渊明那样平淡无奇,但他还是希望钟嵘能够仔细看一看。 注释:易水,古水名,在今河北省易县西北。萧萧,形容风声。报燕丹,指向燕太子丹报告情况。诗人未必真平淡,寄语钟嵘仔细看,是说自己虽然不一定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但还是希望锺嵘能够仔细地看明白。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景
家国兴亡等一时,长沙勋德使人思。 黄尘碧海须臾事,始觉羲皇是义熙。 注释: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都在同一时代,长沙的功勋和德行令人怀念。黄尘和碧海都是比喻,意指时间短暂,而长沙的功绩却能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