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佩兰
【注释】: 擘:撕开,比喻剪裁。拣:挑选。芳名:美好的名声。芙蓉:即“荷”,荷花,这里指美女。女贞:即“木槿”,一种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期长,夏季开放,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红色者称“木槿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绣娘的针线为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画卷。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却能形象地表现事物特征,富有韵味和情趣,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首句“手擘香绒一缕轻”写绣娘的手轻巧而灵巧
【注释】 瑶台:神话中神仙聚会的地方。珠树:树上挂满了珍珠的树。列仙家:聚集在神仙家。城西路:指诗人所住之地的东面。赊:远,遥远。一片空明诗世界:一片洁白的明亮景象,如诗如画的世界。哪知是雪是梅花:不知这究竟是雪花还是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大雪初霁时,登高所见所感而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雪喻梅,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诗的前两句写景,“瑶台”即玉楼,是神仙居处
【解析】 此诗前四句描写月色,后四句议论抒情,以“愿天月与人俱好”作结。“影如秋水无渣滓”中“影”指月亮的倒影,“渣滓”比喻人的缺点。 【答案】 注释 吹彻碧云何处箫:吹奏着悠扬的笛声。 轮捧出九层霄:把明亮的一轮明月捧在手中。 影如秋水无渣滓:月亮的影子就像秋天的澄潭没有杂质。 光闪明星欲动摇:月光闪烁着,好像星星也要动摇。 万古不磨惟此镜:这轮明月像一面镜子永远不变。 百年几度是今宵
【注释】 南归日:即《南归日题上党郡署壁》诗。梨花片片残,飞来如露湿阑干。 ——形容梨花的凋零和飘落,如同露珠一样。一花一木寻常见,到得离时却耐看。 ——表达了对梨花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感体验。一回首处一凄然,弱质曾经住两年。 ——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呼婢留心检妆盒,莫教人拾旧花钿。——提醒侍女小心保存,不要被人拿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雨后梨花的描写
【解析】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因随风飘荡而得名。柳絮的质地轻盈而柔韧,洁白如同初生的白霜,又像柔软的丝绵,故称“轻如轻霜、软如绵”。春风一吹,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令人感到惆怅和怜惜,所以诗人用“最堪怜”来形容。这里,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柳絮,而是通过柳絮与桃花水的关系来写柳絮。在春末夏初时节,柳树上挂满了柳絮,柳絮随风飘荡,最后落入水中,随着水面上的涟漪漂向远方,这就是“化作浮萍转得圆”的原因。
注释: 1. 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想要为他人缝制御寒的衣服,却觉得剪裁起来困难重重,几次都因泪水沾湿了绫罗绸缎而无法下手。 2. 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出门前难以准确判断衣服的尺寸,只能依靠梦中的景象来想象对方的样子,希望在梦中找到他的尺寸以便制作合适的衣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为他人缝制寒衣的场景。她想要为他人缝制御寒的衣服,却因为剪裁起来困难重重而感到苦恼
蝉声 凉飔(xiē)送孤响,不定是何枝。 断续成三弄,缠绵引一丝。 小楼清梦觉,老树夕阳迟。 莫更看明镜,先防鬓影衰。 译文: 蝉声伴随着凉爽的秋风飘荡,它的声音在不停地变化,不知道是从哪棵树传来的。它的鸣声时断时续,就像演奏着一首变奏曲;而那悠扬婉转的声音,仿佛是在牵引着一根丝线。当人们在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那清凉的秋风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想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
诗句解释 1 晓窗幽梦忽然惊:描述在清晨的窗户旁,我陷入了深沉的梦境中。 2. 破例今朝雀噪晴:今天打破了惯例,鸟儿们欢快地鸣叫着,晴朗的天空让人心情愉悦。 3. 指上正轮归路日:手边的日历上显示的是回家的日期,这一天是归途之日。 4. 耳边已听入门声:耳边传来了熟悉的家的声音,预示着即将回到家中的温馨。 5. 纵怜面目风尘瘦:虽然面容因长途跋涉而略显憔悴,但内心依然保持着那份清高。 6.
注释: 沧海云帆图为云伯大令赋 沧海:大海 云帆:指海上的船帆,也比喻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图:描绘、画出 云伯:指诗人的朋友云伯(或云伯大令) 赋:诗歌的一种体裁 译文: 大海之上有一张巨大的帆船,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海外的文字独特而奇妙,仿佛在苍茫的大海上一笔挥就。 仙才:才华横溢的人 苏玉局:指苏东坡,苏轼的别称 木元虚:木元,即树木的根,这里指树木的根部 龙女遗珠佩
尚湖舟中 众叶绘秋色,乱峰波上明。 云多疑树重,风正觉帆轻。 远水群鸥小,长空一雁平。 篷窗饶暮景,收拾到诗情。 注释: - 尚湖舟中:在尚湖的船中。 - 众叶绘秋色:树叶众多,仿佛是画家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色彩。 - 乱峰波上明:乱石嶙峋的山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 - 云多疑树重:云雾缭绕,使人误以为山峰更加陡峭。 - 风正觉帆轻:风力适中,使帆看起来轻盈而飘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