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佩兰
【注释】 捣练子:古代一种曲调名。忆梅:回忆梅花。 杳杳:渺远。 雪:指雪花,也指代白雪。 不露枝头一点心:意思是说梅花枝上不露出一点点花蕊。 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踏遍:走遍。 春似梦:春天像一场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绝诗。诗人通过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傲霜斗雪的品格,表现了对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格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坚持信念、乐观向上的情怀。
【注释】 ①潘榕皋:字元实,号农部。宋末诗人。归帆图:描绘归帆图的诗篇。 ②片帆:小船上的帆。秋风急:秋风劲吹。 ③“载得”句:指船上所带的是满腹秋思。 ④“两岸”句:两岸都是青山,几株老树。 ⑤“归心”句:归心何等急切。把雨笠烟蓑:拿着雨具和蓑衣。料理:收拾整理。 ⑥莼鲈:莼菜、鲈鱼,均为故乡特产。 ⑦朝衫:早上穿的衣衫。问沙鸥渚鹭:向沙洲上鸥鸟和水边鹭鸶打听消息。盟成还未:约定的事还没有实现
忆真妃题墨梅 墨痕淡到如诗。瘦横枝。绝似孤山风雪、立多时。 清如许。寒无语。少人知。惟有隔溪明月、最相思。 注释:墨迹清淡得如同一首诗,瘦弱的枝条横斜着,宛如孤独的山风吹拂下的景象,独自屹立在那里很长时间。清新纯净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寒冷中无声地伫立,很少有人知晓。只有隔溪的明月能让我感受到你的思念,它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寂寞的夜晚。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作为吟咏对象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他对杜陵野老、李白等诗人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夫子报罢归诗以慰之(注释:孔子在学成后归家,将所学之诗献给国君,以此安慰自己) 君不见,杜陵野老诗中豪,谪仙才子声价高。能为骚坛千古推巨手,不得制科一代名为标。(注释:你没有看见吗?杜陵那位年迈的诗人,他的诗中有豪情壮志,像谪仙一样有才华;他能够成为骚坛上千古公认的大手笔
萧萧瑟瑟,惨惨凄凄,呜呜哽哽咽咽。一片秋阴,摇弄晚天如墨。三丝两丝细雨,更助它、白杨风急。雁过也,遍寒林、尽是断肠声息。 有客天涯孤立。回首望、高堂更无人一。寒食梨花,麦饭几曾亲社。空含两行血泪,洒枯枝、点点滴滴。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 译文: 秋风萧萧瑟瑟,凄凉凄切,呜咽哽咽。一片秋天的阴霾,摇曳着天空如同浓重的黑墨。稀疏的柳絮和细雨,更增添了白杨树的萧瑟之感。雁群飞过
诗句释义与译文输出 绿阴深,深院闭。怕倚阑干,春在斜阳里。 注释:这里的“绿阴深”形容深绿的树荫浓郁,而“深院闭”则意味着紧闭的庭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外出的担忧,因为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得寒冷而寂静。 几片飞花才到地。多事东风,又促飞花起。 注释:这里的“几片飞花才到地”形象地描绘了飘落的花瓣缓缓降落的场景;而“多事东风,又促飞花起”则通过东风的描述,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无常。
踏莎行·桐阴双美图 石抱池清,阑纡径碧。苍苔一片秋无迹。双鬟何处觅诗情,秋声已在梧桐叶。 小语骈肩,幽吟比舌。不知心可同如结。两心惟有月明知,何曾肯对西风说。 注释: (1)石抱池清,阑纡径碧:石头拥抱着清澈的池塘,曲折的小径覆盖着碧绿的苔藓。 (2)苍苔一片秋无迹:一片苍色的苔藓,在秋天里没有一点痕迹。 (3)双鬟:指美女的头饰。 (4)小语骈肩:轻声低语地并排站着。 (5)幽吟比舌:低声吟咏
上袁简斋先生 慕公名字读公诗,海内人人望见迟。 青眼独来幽阁里,缟衣无奈浣妆时。 蓬门昨夜文星照,嘉客先期喜鹊知。 愿买杭州丝五色,丝丝亲自绣袁丝。 深闺柔翰学涂鸦,重荷先生借齿牙。 漫拟刘惔知道蕴,直推徐淑胜秦嘉。 解围敢设青绫障,执贽遥褰绛帐纱。 声价自经椽笔定,扫眉笔上也生花。 南极文昌应一身,幸瞻藜杖拜星辰。 十年早定千秋业,片语能生四海春。 诗格要烦论伪体,画图何敢秘丰神。
织女叹 织女叹息,秋月如雪,秋风如铁。孤灯取寒光,有女当窗织。 废我一宵眠,看丝乍盈尺。废我两宵眠,看丝不成匹。 岂不畏龟手,此心凛无逸。昨日入城提蟹筐,东邻嫁女耀丰妆。 彩币千百束,绮罗十二箱。龙章象服何煌煌,平生不识蚕与桑。 归来泣对机中锦,知与谁人作嫁裳。抽刀断机不如寝,又听络纬啼金井。 注释: - 秋月已如雪(秋月):指秋天的月亮明亮如雪。 - 秋风已如铁:形容秋风刺骨。 - 孤镫取寒光
【注释】: 擘:撕开,比喻剪裁。拣:挑选。芳名:美好的名声。芙蓉:即“荷”,荷花,这里指美女。女贞:即“木槿”,一种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期长,夏季开放,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红色者称“木槿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绣娘的针线为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画卷。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却能形象地表现事物特征,富有韵味和情趣,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首句“手擘香绒一缕轻”写绣娘的手轻巧而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