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瑟瑟。惨惨悽悽,呜呜哽哽咽咽。一片秋阴,摇弄晚天如墨。三丝两丝细雨,更助它、白杨风急。雁过也,遍寒林、尽是断肠声息。
有客天涯孤立。回首望、高堂更无人一。寒食梨花,麦饭几曾亲社。空含两行血泪,洒枯枝、点点滴滴。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
萧萧瑟瑟,惨惨凄凄,呜呜哽哽咽咽。一片秋阴,摇弄晚天如墨。三丝两丝细雨,更助它、白杨风急。雁过也,遍寒林、尽是断肠声息。
有客天涯孤立。回首望、高堂更无人一。寒食梨花,麦饭几曾亲社。空含两行血泪,洒枯枝、点点滴滴。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
译文:
秋风萧萧瑟瑟,凄凉凄切,呜咽哽咽。一片秋天的阴霾,摇曳着天空如同浓重的黑墨。稀疏的柳絮和细雨,更增添了白杨树的萧瑟之感。雁群飞过,在寒林中回荡着悲鸣之声。
有个游子孤独地漂泊在外,回头望向家乡,发现高堂上已无人烟。寒食节时梨花落了满地,那亲手制作的麦饭早已不再用于祭祀。心中充满了悲伤,泪水洒落在枯萎的树枝上,滴滴答答。等到有一天能回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却只能像一只乌鸦一样无法飞翔。
赏析:
这首诗以“声声慢”为题,描绘了一幅秋日孤寂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人以秋风、秋阴、细雨等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凸显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秋日的阴霾之中。
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雨、秋风等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例如,“更有白杨风急”,将秋风比作急促的白杨树,形象地描绘出了秋风的猛烈;“一片秋阴”则将阴沉的天空比作一片阴影,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阴郁。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和画面感,还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故乡的高堂与客子的孤寂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高堂上的人烟稀少,而游子却孤独地在外飘泊。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游子的孤独和无助,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通过寒食节梨花落满地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待反哺,学一个、乌鸟不得。”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又暗示了自己无法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这种深沉的情感和无奈的心情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