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道是梅花未堪折。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载取樵青好浮宅。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偏摇破、水天空碧。问同是、渔郎棹舟回,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
【解析】
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起句“西溪西去”点明地点和季节,“荡溪光如雪”写眼前景色。“道是梅花未堪折”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有不成”、“村落三两”、“冷云秋窟”写渔家生活。“掉头吾去矣”,作者不忍见此情景而离开。“料理烟蓑”,收拾行装,准备离去。“载取樵青好浮宅”写准备离去时的情景。作者担心白鸥会听到自己的声音,所以不敢靠近,怕打破水天一色、碧波澄澈的美景。下阕由上阕所写的景物,转入抒情。“问同是、渔郎棹舟回”,作者自问是否和晋代桃花源中的渔人一样归隐山林。“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作者自问与晋代桃花源中的渔人相比,哪个更值得赞赏。结尾两句以设问的形式,将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另一个境界。
【答案】
译文:
西边的溪水向西流去,溪边的景色好像一片片白雪。说那梅树还嫩着呢,怎能轻易折断?只有三两个渔夫住在村子里,刚刚占住了一片冷清的秋天。
我转身就离开了这里,收拾好渔具,带上柴火,准备回家了。生怕惊动了白鸥,让它知道这里有人来了。它偏要摇破清澈的水天一色。问我和晋代的渔人有什么区别?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辞官归隐期间。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起句“西溪西去”点明地点和季节,“荡溪光如雪”写眼前景色。“道是梅花未堪折”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有不成”“村落三两”“冷云秋窟”写渔家生活。“掉头吾去矣”,作者不忍见此情景而离开。“料理烟蓑”,收拾行装,准备离去。“载取樵青好浮宅”写准备离去时的情景。作者担心白鸥会听到自己的声音,所以不敢靠近,怕打破水天一色、碧波澄澈的美景。下阕由上阕所写的景物,转入抒情。“问同是、渔郎棹舟回”,作者自问是否和晋代桃花源中的渔人一样归隐山林。“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作者自问与晋代桃花源中的渔人相比,哪个更值得赞赏。结尾两句以设问的形式,将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另一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