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注释: 1)苦为坠楼悲艳骨,甘从饿杀竞纤腰。倾城倾国都销歇,舞尽春风万万条。 苦:悲哀、痛苦。 2)坠落高楼的美女(比喻柳树)因悲伤而凋零,宁愿被饿死也要保持纤细的腰身。 3)形容美丽的女子,国家失去了她,城市也失去了她的美。 4)舞动着千万条柳枝。 赏析: 《杨柳枝·江南春柳词》,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以柳喻人,借柳抒发自己对美丽女子的怀念之情。 首句用典,意在表明柳树是“倾城倾国”之花
似恨东风不展眉。东风叵耐尽情吹。吹眠吹起还吹落,瘦杀临春千万枝。 译文: 我似乎很讨厌春风,它总是尽力地吹着我的脸庞,让人感到无奈和痛苦。春风无情地吹过,让我感到疲倦,甚至有些无力。它不仅吹醒了我,也吹起了我的头发,最后还吹落了我的柳叶般的发丝。春风的无情,让我在春天里的柳树前感到了深深的无助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风中的孤独感,表达了他对春风的不满和对春天的无奈之情
注释: 玉门: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一带。斜日:夕阳。搴(qiān)旗:举军旗。野堠(hòu):边塞的烽火台。凋阴:草木凋零。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羌笛声。江边梅发:长江边梅花盛开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边地景色的诗。诗人从夕阳西下写到羌笛之声,从边关写到江边的梅花,展现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边塞风光图。 首句“玉门斜日映搴旗”中的“玉门”,即古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一带
诗句释义如下: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通过借用《尊前集》韵五十首以及《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此诗描绘了春天江潭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变迁的哀愁。其中“玉关不度”指代无法逾越的困难或阻碍,而“被春遮”则形容春天带来的美好与变化让人感到无奈和失落。诗人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译文 摇曳着的树枝在江边,叹息着流逝的年华。玉门关外没有渡过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杨柳枝。 借《尊前集》韵五十首,《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 虚传丽则长杨赋,乍可清风栗里庭。 边塞北条维地络,永丰西角动天星
江南春柳词,借《尊前集》韵五十首,《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柳树的词,借用了《尊前集》中的五十个韵,《花间集》中的二十二个韵,共计七十二个韵。 词句:情尽桥临雁水滨。 注释:在桥边,靠近雁鸟栖息的地方。 释义:在这座桥边,我站在靠近雁鸟栖息的地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赏析:词中描绘了一座桥旁,靠近雁鸟栖息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杨柳枝·江南春柳词,借《尊前集》韵五十首,《花间集》韵二十二首,共七十二首。 兰成绮怨赋青旗。哀到江南日暮时。大树飘零君莫问,婆娑生意感支离。 注释: - 兰成:指南朝陈的诗人江总(460-553),字游华,陈朝灭亡后,曾隐居于岭南,后世常以“兰成”代称江总,这里泛指南方的景色。 - 绮怨:指华丽的哀愁,这里指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 - 青旗:即“青丝”
注释: 1. 薄怒佯瞋赤凤来:我微微发怒假装嗔怒,就像那红色的凤凰飞来。 2. 倾城标格降舆台:倾覆整个城市的风度和姿态降临在车台上。 3. 诞诞燕尾拖泥絮:燕尾般的尾巴拖曳着泥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燕子的飞行姿态。 4. 咬破新花尽碎挼:把刚绽开的花朵啄破,全都揉碎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燕子的飞翔情景。第一句“薄怒佯瞋赤凤来”,诗人以微怒的姿态,假装出愤怒的表情,就像红色的凤凰飞来一样
注释:行人攀折柳枝时,会弄断枝条而心疼;杨柳上的露珠和烟雾仿佛也依恋着旧枝。留下一枝柳条让杜宇鸟栖息,希望听到那啼血般的悲啼声,穿过桥面飘过江去。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借咏柳抒怀,以柳寄情。诗人在江南春日里看到柳絮纷飞,不禁触动了内心的感情波澜。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与爱人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只能在梦中寻找。他感叹道:“杨柳枝头泪满衣,春风不解相思意
注释: 1. 树老心空鬓尚青:树木衰老,内心却依然清澈如水。 2. 风骚:指诗歌等文艺作品所表现的才华和情感。 3. 兵火:战争的火光。 4. 燕莺:燕子和黄莺,常比喻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赞美春天的杨柳时,不仅描绘了它的美丽,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树老心空鬓尚青”一句,用“树老”来形容杨柳,既突出了其生长的旺盛,又暗示了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