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斜日映搴旗。野堠凋阴盘马时。一夕乡心入羌笛,江边梅发对垂垂。
注释:
玉门: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一带。斜日:夕阳。搴(qiān)旗:举军旗。野堠(hòu):边塞的烽火台。凋阴:草木凋零。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羌笛声。江边梅发:长江边梅花盛开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边地景色的诗。诗人从夕阳西下写到羌笛之声,从边关写到江边的梅花,展现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边塞风光图。
首句“玉门斜日映搴旗”中的“玉门”,即古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一带,是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诗人借“玉门斜日映搴旗”来描绘夕阳西下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边关的紧张氛围。
次句“野堠凋阴盘马时”中的“野堠”,即边关的烽火台。诗人通过描写烽火台周围的草木凋零,表达了边关荒凉、人烟罕至的景象。同时,“盘马时”也暗示了边关的紧张气氛。
第三句“一夕乡心入羌笛”中的“乡心”,即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羌笛的声音,将这份乡愁带入了读者的心中。
尾句“江边梅发对垂垂”中的“江边”,指的是长江边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长江边的梅花盛开的景象,将边关的寒冷与江边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边关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深度,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