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料峭,月冥蒙。
波生前渡碧,花谢去年红。
西楼一夜听鶗鴂,春尽重帘闲梦中。
江南春
风料峭,月冥蒙。
波生前渡碧,花谢去年红。
西楼一夜听鶗鴂,春尽重帘闲梦中。
【注释】:
风料峭:形容风的猛烈。
月冥蒙:月亮昏暗迷离。
前渡:泛指前面的地方。这里指江水。
后渡:泛指后面的地方。这里指岸边。
碧:绿,青绿色。
年:一年的意思,这里指往年。
西楼:古代建筑名称,多指高楼。
一夜:整夜,整个白天。
鶗鴂(chì zhé ):杜鹃鸟的别称,又名“布谷”、“子规”。
春尽:春天结束了。
重帘闲梦:意思是在帘幕重重的室内,静静地做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春季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全诗以风、月、花、鸟为线索,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色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风料峭”,用“料峭”来形容风的猛烈,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接着,“月冥蒙”一句,则将月亮写得朦胧而神秘,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江南春季的特点,也奠定了全诗的基础。
“波生前渡碧,花谢去年红。”这两联分别描绘了江南春天的两个特点。前一句“波生前渡碧”,描绘了江水在春天的阳光下泛着青绿色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后一句“花谢去年红”,则通过对比“花”与“红”这两个词语,表达了春天虽然美丽却易逝的特点。这两句诗既形象又富有韵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却又带着一丝哀愁。
“西楼一夜听鶗鴂,春尽重帘闲梦中。”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夜晚。西楼中的鶗鴂声声啼叫,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而“重帘闲梦”则描绘了在这样的夜晚中,人们沉浸在梦境中的情景,既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也有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季的美丽景象和作者的情感体验,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色彩,是一首典型的江南春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