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西风未夕晖。
轻烟远树正依依。
旧游荒了钓人矶。
燕子风微桃叶瘦,鱼儿水长荻芽肥。
晚春争得不思归。

诗句释义与赏析

《浣溪沙·一抹西风未夕晖》赏析

  1. 诗句原文
    一抹西风未夕晖。轻烟远树正依依。旧游荒了钓人矶。
    燕子风微桃叶瘦,鱼儿水长荻芽肥。晚春争得不思归。

  2. 译文解析

  • 一抹西风未夕晖:描绘了夕阳的余晖在西风中逐渐消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
  • 轻烟远树正依依:描写轻烟缭绕的远处树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 旧游荒了钓人矶:暗示曾经的游玩之地现已荒芜,反映出岁月流逝带来的变迁。
  • 燕子风微桃叶瘦:燕子在轻风中飞翔,桃花因季节变化而显得消瘦,展现了春季特有的生机与凋零。
  • 鱼儿水长荻芽肥:鱼儿在清澈的水中畅游,而水中的芦苇嫩芽则因为春水的滋养而变得肥美,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成长。
  • 晚春争得不思归:表达了诗人在美好的春日里不愿离开的情感,尽管知道春天终将过去。
  1. 关键词解释及背景
  • 一抹西风:形容风势轻轻,带有一丝凉意,同时也暗含时间的推移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 轻烟远树:轻烟与远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反映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思念。
  • 燕子风微桃叶瘦:燕子和桃花都是春天的象征,这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季节交替的自然美感。
  • 鱼儿水长荻芽肥:通过对鱼儿和芦苇的描述,表达了春天生命力的勃发和自然的繁荣景象。
  • 晚春争得不思归:晚春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创作背景
  • 冯煦生活在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可能影响了他的创作。此词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
  1. 文学手法分析
  • 意象运用:通过“一抹西风”、“轻烟”、“远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场景。
  • 比喻与象征:如“燕子风微桃叶瘦”中的燕子、桃叶都是春天的象征,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愁。
  • 抒情性语言:整首词的语言优美,充满了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1. 艺术特色与影响
  • 此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自然景物的精准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现。它不仅展示了冯煦高超的诗词技巧,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 该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