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诗句‘苔染浑成绮;春生即有花”的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苔染浑成绮”,这是描写自然景色,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苔藓的繁茂茂盛,色彩斑斓,如同织成的美丽锦缎。“春生即有花”,诗人以春天为背景,将苔藓与鲜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苔”字的特点。“春生”二字既点明了季节
经丝房联 软縠疏罗:指织成细薄而疏落的丝絮,用以制作衣服。 萧屑:形容丝缕飘飞的样子。 霏红沓翠:形容晚霞中的红色和绿色交织在一起。 晚氛氲:黄昏时的氤氲之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将一幅晚霞中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的“经丝房联”指的是一种细腻柔软的衣服,而“霏红沓翠晚氛氲”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晚霞的美丽景色。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注释:明堂灵响期昭应,意思是在明堂的灵响中期待昭应的到来。桑叶扶疏问日华,意思是在桑叶茂盛的枝干间探询太阳的光芒。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明堂”、“桑叶”等意象,都象征着国家的政治清明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的诗歌
青筐叶盖蚕应老;剪彩花时燕始飞。 注释:青绿色的竹筐,蚕已到了该老的时候;剪彩装饰的鲜花盛开之时,燕子也才开始飞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前两句诗“青筐叶盖蚕应老”描述了春末夏初,青绿的竹筐覆盖着蚕,暗示了蚕已经到了老的状态。后两句诗“剪彩花时燕始飞”则描绘了燕子在春天开始筑巢,准备过冬的景象。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生物的活动
注释:越罗蜀锦制成的衣裳,金粟尺的尺寸;宝殿中的香娥穿着翡翠裙。 赏析:此诗描绘了宫廷妇女的华丽服饰。越罗蜀锦是古代名贵的丝织品,质地细薄而柔软,光泽明亮,色彩鲜艳,花纹繁复,图案精美绝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衣中之王”。诗人以“成衣房联”为题,意在赞美这种华贵美丽的衣服和穿它的人。诗的前两句写其质地、颜色、花纹,后两句写其款式、装饰、作用。全诗形象生动,语言典雅优美
【注释】 织女:指传说中的织布能手。天孙:指织女星。青桂色:青色。锦云裳:锦绣般的衣裳。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天上的仙女织女的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把天上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凉意生竹树,疏雨滴梧桐。 释义:微风送来了凉爽,竹树和树叶在轻轻摇动,淅淅沥沥的细雨飘落在梧桐树上。 注释:桐轩联:诗人以梧桐比喻友人的才华,以“桐”字暗合着梧桐的雅致、高洁。桐,通“同”,梧桐树。轩,指高大的窗户。联,对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秋夜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凉意生竹树”描绘了微风吹过竹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注释】 “渔舟”句:指隐居生活,可以自得其乐。 “水深鱼极乐”句:以水深鱼欢为喻,形容隐居生活之美好,也暗指作者的志趣所在。 “云在意俱迟”句:以天上云彩在山间徘徊而久久不散为喻,形容隐居生活中悠然自得,与世无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者悠闲生活的诗。首句写渔舟小屋,第二句写水深鱼欢,第三句写云在意俱迟,四句写意与物游,全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却活画出一个隐者怡然自得的神态
【注释】 玉玲珑馆:指王羲之的书房名,位于会稽山阴(浙江绍兴)王羲之故居兰亭。北榭:即《兰亭序》中的“修禊事也”,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17里处。远峰:远处的山峰。闲:闲适。南园:王羲之的别墅,位于会稽山阴,东临曲水,西接兰亭。正相宜:非常合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兰亭后的感受。兰亭是王羲之的别墅,也是他的书法圣地。他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兰亭序》。诗的前两句
注释:丛生的竹林和盛开的桂树是修竹和丛桂。老干已经分辨出蟾蜍的影子,采竿应当取来锦江里的鱼。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月夜下独游锦江时所观之景、感而作诗。首句写月色映照下的竹丛和桂树,第二句写月光照亮了月亮的倒影,第三句写诗人应取锦江里的鱼。全诗以“月”为线索,写月夜独游的情景,意境幽雅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