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燕
注释: 1. 澄鲜阁联:这是诗人所题写的一副对联。 2. 隔沼:指池塘,池塘中间有水相隔。 3. 连香芰:芰是菱的一种,菱叶浮于水面,清香四溢。 4. 中流:指池中央。 5. 羽觞:古代酒器,形如羽毛,用玉或象牙制成。 译文: 隔着池塘,连着香气的菱角在飘荡;在池中央,泛着羽毛般轻盈酒杯。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池塘里的菱角花香四溢,而池中央则泛着羽毛般轻盈的酒杯
注释:在灵山的韶乐台上联欢;丹谷中充满了祥和之气,人们安歌送走了美好的时光。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以“韶”开头,点明了时间是春天,地点是灵山韶乐台,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欣赏美景、吟咏诗篇的情景。诗中用“佳气浮丹谷”、“安歌送好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韶乐台”也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一种境界
注释: 秋花冒着绿色的水,映照着朱红栏杆的杂树。 赏析: “秋花”是盛开的季节,“冒绿水”形容秋花盛开,在绿水中绽放,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杂树”指各种树木,“映朱栏”形容秋花与各种树木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注释】: 绮霞楼联 —— 指用彩霞为装饰的绮霞楼。 春秋 —— 泛指四季或一年中的时令,也可单指春、秋两季。 多佳日 —— 有许多值得珍惜的日子。 清音 —— 清新悦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绮霞楼主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以“春秋”为题,既写出了绮霞楼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四季变换中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绮霞楼内外的自然风光
注释如下: 锦云轩联 —— 指用彩绘云纹装饰的窗子。 平分造化双苞出;独占人间第一香 —— 形容花朵美丽,像天上的彩霞和云朵一样绚丽多彩,在世间独一无二,香味浓郁,无与伦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花,这种花的美丽和香气都达到了极致,仿佛是天地间的唯一存在。诗中的“锦云轩联”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花的色彩斑斓,就像彩绘的云朵一样绚烂多彩。而“独占人间第一香”则表达了这种花的独特魅力,它的香气浓郁
注释:在望春楼远眺,看到山峰的轮廓清晰可见;月亮的光芒和星星闪烁着光芒,我坐下来享受它们的美丽。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人在望春楼上远眺,看到的是北边的山峦和远处的天空。他看到山峰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近在眼前;而月亮的光芒和星星闪烁的光芒,却仿佛从天而降,照亮了他的心灵。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
注释:刚刚看到早春的黄莺从山谷中飞出;又遇到晴朗的阳光下,柳树含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的画面。首句“才看早春莺出谷”,诗人刚刚看到了春天的第一缕曙光,那声音就打破了山谷的沉静,清脆悦耳,使人心旷神怡。第二句“更逢晴日柳含烟”,在阳光的照射下,柳树仿佛被笼罩了一层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美,让人陶醉。整首诗语言清新优美,富有韵味
注释: 双树,指佛教寺庙中的双树殿。听法,即听佛法。三峰,指佛教中说法之山峰。意出云,指佛的教义像云那样自然流露、自然而然地形成。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诗中写道“双树容听法”,意味着在寺庙中,人们可以聆听佛法,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三峰意出云”则表达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如同云彩一样自然地流露出来,给人以深深的启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在浩大的歌声中,白兰渚上的渔夫唱着渔歌;我在秋风中把钓竿放下。 赏析:此诗为诗人于天宝六年(747)秋在东都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已经四十七岁,他离开长安已有五年了。这首诗是他在东都洛阳时写的,表现了他与故友岑勋、元丹丘的深厚情谊
注释:小卷联 飞阁凌芳树;双桥落彩虹。 飞阁指高阁,凌芳树意即飞阁直插芳树上。双桥指双桥亭,落彩虹意即彩虹倒垂在桥上。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飞阁直插芳树上,双桥倒垂在彩虹上,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