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燕
注释:夕阳映照着两座寺庙,楼台相联。碧绿的玉沙和翠绿的草覆盖着小河,石头铺成的路流经两寺。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律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夕阳映照着两座寺庙,楼台相联;碧绿的玉沙和翠绿的草覆盖着小河,石头铺成的路流经两寺。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特点:溪水清澈碧绿,石路蜿蜒曲折;泉水流淌,分流向两寺。颈联描绘了溪水的动态美:夕阳映照下的溪水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颗宝石
注释:我在钓渚亭边唱着高歌,等着秋风的到来。 赏析:这是诗人在钓渚亭上吟诵自作诗《渔翁》的情景。此诗以“浩歌”开头,写诗人高歌放歌之状,接着用“把钓”二字,写待风而钓之景,最后点出自己的身份——渔人。整首小诗结构紧凑,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注释:层层碧绿的树木环抱着青翠的花园;一排青山倒映在碧绿的山峰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景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千重碧树、一桁青山为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享受。同时,“笼”、“倒”等动词的使用,使画面更具动态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注释】 南湖: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层轩:高楼的轩窗。画水:指楼阁上装饰有彩绘的水波纹饰。曲迎春:指花木丛中迎着春风盛开的花朵。 【译文】 层层高楼的轩窗都画着水波,芳草繁花曲折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西湖时所作。“南湖”即西湖。诗人游湖观景,触景生情,吟咏成句,抒发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层轩皆画水”,写湖上楼阁的景色,突出“画水”二字;次句“芳树曲迎春”
【注释】 玲珑:精巧美丽。玉玲珑,指美玉雕刻的楼台。北树:北边树木。南园:指南方园林。春色:春天的色彩。 【赏析】 《玉玲珑馆联》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作品。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浙江杭州人。他一生著述甚丰,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诗以清新自然见长,有“性灵派”诗人的代表性。此作写于乾隆年间,当时正值盛世之年,人们生活富足,到处都充满了欢乐和希望,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注释】: 小院:小的庭院。回廊(láng láng):曲折的走廊或长廊,供人们往来休息和通行。碧桃红杏:春天里美丽的桃花和杏花。潺潺(chán chán):水流声,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春日小院中景色。首句“小院回廊春寂寂”,以“寂寂”二字,渲染出一种静谧、淡雅的意境。次句“碧桃红杏水潺潺”,运用拟人手法,将碧桃红杏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地描绘出水边桃花、杏花盛开的景象
临池亭联 古调诗吟山色里;野声飞入砚池中。 注释:在临池亭的对联,以古调咏山色,野声飞入砚池。 赏析:此联为临池亭对联。上联写诗人面对山色,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古调诗吟山色里”,即用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山色的赞美之情。下联则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画面:野鸟的鸣叫声飞入砚池中,与墨水相融合。整副对联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注释】 高树、夕阳:指夕阳下高大的柳树。 古巷、平沙:指平旷的沙地。 【赏析】 这是一幅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画图。画面上夕阳斜照,在柳荫下,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桥跨过一条清澈的溪流,溪边是宽阔的沙滩,显得十分平静。这幅图画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色,给人一种恬静、幽雅的感受
注释:早晨的阳光洒在庭院中,分出了金色的露珠;夜晚的寒风凝结成玉石般的冰块。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自然景象。早晨的阳光照耀下,庭院中的花朵显得格外鲜艳,仿佛被金掌露珠所吸引。而到了夜晚,寒风吹来,庭院中的空气变得寒冷,如同玉壶里的冰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谷雨时节的独特氛围
注释:层层叠叠的石头通到溪水中,当窗的暗绿竹。 赏析:诗人在诗中以清新秀丽的笔触描绘了积翠轩联中的景物。“叠石通溪水”一句写景,通过堆叠的石头可以通到溪水中,表现了积翠轩联的清幽。“当轩暗绿筠”,写景,当轩的暗绿色竹子,表现了积翠轩联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