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祚
赠涧上僧 竹庭残雪净,林壑寒流清。 经声静夜阑,水月生空明。 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空斋一相对,澹然离俗情。 注释: - 竹庭残雪净:竹林中庭院里的残雪已经打扫干净。 - 林壑寒流清:树林和山谷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流。 - 经声静夜阑:僧人念诵经文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里回荡。 - 水月生空明: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 - 道人了观化:僧人对万物的运行变化有了深刻的理解。 - 心止神流行
【注】藜藿:指藜和藿草。薛荔:一种香草。杞菊:指枸杞和菊花。罗植:形容植物繁茂。屏藩:指屏障,比喻篱笆。 【译文】 编起竹篱笆,林壑间有真趣,尘世难相通。 清晨吃野菜,拿着铁锹在春风中劳作。 采摘薜荔和香草,种上枸杞和菊花。 铲除枯朽之物,枝条都变得青葱。 日落返回茅屋下,在清溪旁边种植。 屏障像天成,束缚是人工。 放纵不羁被世人所弃,散发自如岂受拘束? 【赏析】
注释:太阳已经偏西,我放下笔来斟上一杯美酒,束手高斋听号令。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寒食节日的早晨,召集归愚书屋中的朋友们一起饮酒,然后聆听他们发出的命令。诗中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抗心希古贤,闲情缅高士”是全诗的首句和颔联,写访故居的心境。“抗心”是仰慕之心,“希古贤”是企慕古人之贤;“闲情缅高士”则是追怀先贤。这两句写出诗人对先贤的崇敬与向往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人物的敬仰之情。“孤舟渡平湖,日落遵枉渚”是第二联。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一片宁静、美好的景色,于是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感觉。“逶迤入荒村,徘徊觅遗址”是第三联。诗人继续游览
【注释】 过卢老人鹤园:路过卢老人的鹤园。 闲日(chán rì)穷幽赏,行行(háng háng)过水田:在闲暇的日子里,我独自去欣赏幽静的景致,漫步在田间小路上。 竹篱遮老屋,花气散晴川:竹篱笆挡住了老屋的一角,花香弥漫在晴朗的江面上。 旷野无车马,斯人得醉眠:旷野中没有车马往来,此人得以沉醉入梦。 何曾谋鹤食,四壁正萧然:我怎么曾想过要捕捉鹤呢?四周墙壁上只有几根萧索的影子。 【赏析】
重九后溪南采杞菊 佳节倏复过,寒商激林杪。 霜清杜若洲,花发蒹葭岛。 空庭无嘉卉,何以慰幽抱。 缘源路转迥,穿林人渐少。 朱实披榛丛,黄花掇香草。 寻异心无厌,适已物逾好。 即此俗虑遗,逍遥可忘老。 注释:重阳节过后,在溪南采集枸杞和菊花。佳节突然又过去,寒风声在树林的梢头回荡。霜降之后,杜若洲上一片洁白,蒹葭岛中花开满岸。庭院里缺少珍奇的花花草草来安慰我的幽思。沿着小溪源头走,道路迂回而曲折
谒韦刺史祠 平生轻吏舍,祠宇傍宫墙。 谁载花林酒,来分画戟香。 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日暮瞻遗像,斜阳正满堂。 注释: - 平生:指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或全部生活。 - 轻吏舍:轻视官场的生活。 - 祠宇:祠堂、庙宇,是供奉神祇的地方。 - 傍:靠近。 - 谁载花林酒:是谁带来了花林中的美酒。 - 来分画戟香:带来画戟(古代兵器)上的香气。 - 道心:指修行者的心志,也指佛教中的“道心”
寂寥湛深夜,青灯照空宇。 花发岭头梅,人听窗间雨。 情虚遗众缘,境清望真侣。 释子卧云居,幽襟共谁语?
野塘无暮柝,灯暗识深更。 溪尽断人语,月明闻橹声。 薄帷尘梦冷,趺坐道心生。 遥忆安禅客,龙眠万虑清。
竹庭残雪净,林壑寒流清。 经声静夜阑,水月生空明。 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空斋一相对,澹然离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