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祚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诗的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生活。首联“硗确土无膏,人弃为原陆”,写土地瘠薄,人弃之而作原野。“硗确”形容土地贫瘠,“膏”指肥美的土地,“膏腴”即肥沃,这里用反义词,突出土地贫瘠,写出了土地的贫瘠。“原陆”指的是农田,“人弃为原陆”写出人们因为土地贫瘠而不种植庄稼,而是开垦荒地,耕种农田。颔联“释子云西来
雨夜怀昙长老 寂静湛深深夜,青灯照空宇。花发岭头梅,人听窗间雨。 情虚遗众缘,境清望真侣。释子卧云居,幽襟共谁语? 译文: 夜晚的寂静深沉,只有那盏孤零零的青灯照亮了空荡荡的屋子。岭上的梅花绽放,窗边的雨水淅沥。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空虚和遗忘,只希望与那些超脱尘世的缘分相隔绝,寻找一个清净的境界来仰望真正的知己。我像一位隐士一样在云雾中居住,心中那份宁静只有谁能理解呢? 赏析:
```markdown 诗句逐句翻译与注释 老屋欹斜挂薜萝,柴门寂寂断经过。 - 逐句翻译: - 旧屋倾斜地挂着薜荔藤,柴门寂静无声无人经过。 - 注释: - “老屋欹斜”描述了屋子因年久失修而倾斜。 - “挂薜萝”描绘了屋内外的植被覆盖情况,暗示环境的荒凉。 - “柴门寂寂”表达了门前没有行人或噪音的景象,强调了孤独和静谧。 拥阶梧叶落无数,带雨黄花开正多。 - 逐句翻译: -
寒食日龙友于旦招集归愚书屋感旧述怀用昌黎寒食出游韵 一百五日倏复来,群阴尽剥阳气盛。 惠风出谷云雾开,霁色花光共辉映。 病夫寂寞卧蓬蒿,囊空莫与繁华竞。 忽逢朋辈遣长须,招我城南共游咏。 林塘历尽入溪湾,到门始觉日影正。 满堂豪翰笔不停,猛气纷纭鼓已更。 曹郐浅陋真小邦,曷敢与抗惟禀命。 忆昔横山有遗老,海内独司《骚》《雅》柄。 良辰燕赏集嘉宾,泉流风发交相庆。 当时岂有文雅飞,但期不失门人敬。
诗句解析 1 杏花:杏花是春季常见的花卉,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勃发。 2. 零落:描绘了杏花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结束、生命短暂的主题。 3. 江梅怅别离:江梅指梅花,通常在冬季盛开。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或怀念之情,因为分离或离别。 4. 小楼人静倦吟诗:小楼中人迹罕至,环境安静,使得诗人感到身心疲惫,无法进行诗歌创作。 5. 孤村花发春当路:春天到来时,村庄中的花朵开始绽放
牡丹 深院东风入,开帘香气清。 名花愁采摘,独立殿残春。 格贵谁求价,庭空欲避人。 玉台今寂寞,对尔觉伤神。 注释 - 深院东风入:深院,指庭院深邃的地方。东风入,东风吹进了深深的庭院。 - 开帘香气清:开帘,打开窗户。香气清,花香很清新。 - 名花愁采摘:名花,著名的花朵。愁采摘,因为采摘而感到忧愁。 - 独立殿残春:独立,独自。殿残春,春天即将过去。 - 格贵谁求价:格贵
冬夜怀天宁昙长老 野塘无暮柝,灯暗识深更。 溪尽断人语,月明闻橹声。 薄帷尘梦冷,趺坐道心生。 遥忆安禅客,龙眠万虑清。 注释: - 野塘无暮柝:野塘没有打更的声音。 - 灯暗识深更:夜晚的灯光已经昏暗,只能辨认出时间是深夜了。 - 溪尽断人语:溪流已经干涸,再也听不到人说话的声音。 - 月明闻橹声:明亮的月光映照下,可以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 - 薄帷尘梦冷:薄薄窗帘透入一丝凉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晨诣南园采蕨 - 解释: 早晨前往南边的花园里采摘蕨菜。 - 注释: 南园指的是一个靠近南方的园林,通常指私人或家族的花园,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大早便开始在南园中劳作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简单而纯粹的享受。 2. 闲居穷篇翰,理生愧无术 - 解释: 在家中无事可做时,只能撰写文章来消磨时间
注释: - 庚辰七月夜十五,清光圆圆烛天宇。 - 庚辰(10月5日):农历日期,庚辰年。 - 七月:农历月份。 - 夜十五:农历时间,指晚上17时到19时。 - 斜明刮露侵窗扉,蛰虫亥豕眼分数。 - 斜明:月光斜照。 - 刮露:月光照射使地面露出水分。 - 侵窗扉:月光透过窗户。 - 蛰虫亥豕:冬眠的虫子和动物。 - 眼分数:眼睛被照亮。 - 俄惊蟾蜍入绛津,姮娥霜独含悲辛。 - 嫦娥:月亮女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美人岁朝图” ——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画面,画中是美人在庆祝新年的场景。这里的“美人”指的是图中的女性形象,她在庆祝新年的到来,而这幅画则是她的个人肖像或生活写照。 2. “和气散林皋” —— 这个短语描述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弥漫在树林之中。这里的“和气”可能指的是春风或者某种温馨、祥和的气氛,而“林皋”则是指森林中的空地或者林荫下的地带。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