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倏复来,群阴尽剥阳气盛。
惠风出谷云雾开,霁色花光共辉映。
病夫寂寞卧蓬蒿,囊空莫与繁华竞。
忽逢朋辈遣长须,招我城南共游咏。
林塘历尽入溪湾,到门始觉日影正。
满堂豪翰笔不停,猛气纷纭鼓已更。
曹郐浅陋真小邦,曷敢与抗惟禀命。
忆昔横山有遗老,海内独司《骚》《雅》柄。
良辰燕赏集嘉宾,泉流风发交相庆。
当时岂有文雅飞,但期不失门人敬。
诗坛十载沦荒芜,墓门草塞音容夐。
荒郊茅屋昼闭门,得句欣欣谓予圣。
那堪畏友今盈前,陈刘应徐四座并。
怵心刿目岂人工,文章窈渺出天性。
洪涛初过澄波鲜,平坡未尽奇峰横。
诸公才调皆掞天,如予只合遐荒迸。
奈何并辔得联镳,好丑妍媸同一镜。
雕虫小技不足豪,正变源流那能政?
由来天物忌刻削,万事终须蓄馀劲。
寒食日龙友于旦招集归愚书屋感旧述怀用昌黎寒食出游韵
一百五日倏复来,群阴尽剥阳气盛。
惠风出谷云雾开,霁色花光共辉映。
病夫寂寞卧蓬蒿,囊空莫与繁华竞。
忽逢朋辈遣长须,招我城南共游咏。
林塘历尽入溪湾,到门始觉日影正。
满堂豪翰笔不停,猛气纷纭鼓已更。
曹郐浅陋真小邦,曷敢与抗惟禀命。
忆昔横山有遗老,海内独司《骚》《雅》柄。
良辰燕赏集嘉宾,泉流风发交相庆。
当时岂有文雅飞,但期不失门人敬。
诗坛十载沦荒芜,墓门草塞音容夐。
荒郊茅屋昼闭门,得句欣欣谓予圣。
那堪畏友今盈前,陈刘应徐四座并。
怵心刿目岂人工,文章窈渺出天性。
洪涛初过澄波鲜,平坡未尽奇峰横。
诸公才调皆掞天,如予只合遐荒迸。
奈何并辔得联镳,好丑妍媸同一镜。
雕虫小技不足豪,正变源流那能政?
由来天物忌刻削,万事终须蓄馀劲。
【注释】
- 寒食:古代在这一天禁火,吃冷食。
- 倏复:忽然之间。
- 群阴尽剥阳(yǎn)气盛:阴气消散,阳气旺盛。
- 惠风:和煦的风。
- 雾:云气。
- 霁(jì):雨雪停止。
- 病夫:身体残疾的人。
- 囊:口袋。
- 横山:山名,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北。作者曾在此隐居读书。
- 《骚》(sāo):《楚辞》中的一篇,多写忧国忧民之情。
- 《雅》:指《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文雅:文学才华。
- 泉流风发: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
- 横山遗老:指作者的朋友王令。作者曾为王令的《秋雨》一诗作序。
- 海内:全国之内。
- 曹、郐(kuò):两个小国名。
- 陈、刘、应、徐:都是作者的朋友。
- 怵(chù)心刿(guì)目:形容心情极其激动。
- 窈(yǎo)渺:深远而幽深。
- 天工:天然的造化。
- 洪涛:大波浪。
- 平坡:平坦的山坡。
-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正变:正当的变化。源流:事物的来源和变化发展过程。
- 天物:自然万物。
- 万事终须蓄余劲:做事情要留有余力,以备不时之需。
译文:
一百天过去了,突然又到了这个日子!阴气散尽,阳气变得特别旺盛。
春风送来了暖意,云雾也渐渐散开,阳光和花朵都显得格外明亮。
我因病卧床不起,没有钱财去和那些繁华之人竞争。
忽然遇到朋友邀请我去南城游览赋诗,我们一起去游玩吟咏。
走过树林穿过池塘,来到溪边时才发觉太阳已经落山了。
屋子里充满了豪放的诗篇,大家不停地写个不停。
猛烈的情绪像狂风一样涌动,鼓声也更加响亮了。
曹郐这个国家太小了,不敢与强大的国家抗衡,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想起过去在横山上有个老朋友,他在国内独揽《楚辞》和《诗经》的大权。
美好的时光一起宴饮赏花,大家都很开心,好像泉水流淌,风吹动着花草,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刻。
那时候哪有文人墨客不才情出众呢?只是希望不要失去对门人的敬重罢了。
诗坛经历了十年的萧条,我的墓地上的草长得非常高,声音也传得很远。
在荒野中只有一间茅屋,白天关上门,只有在得句后才会兴奋地说:“我真是圣人啊!”
哪能忍受这么多的朋友在眼前聚集呢?陈、刘、应、徐四位朋友都在座。
他们的心情是如此地激动,以至于眼睛刺痛,心里感到不安,这一切都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像大自然的造化,是天生就存在的。
巨大的波浪刚刚过去,平静的湖面还显得有些波纹,但是奇峰还在远处。
各位前辈的才思敏捷,都能达到上天的境界,像我这样的水平就只能远走高飞,远离尘世了。
为何我们能够一同并肩行走,却还要区分美丑妍媸呢?
雕刻的小技艺是不足以炫耀的,真正的才能在于顺应自然的规律,不断进步和发展。
万物都不喜欢被过分剪裁和加工,所有的事物最终都需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