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策游河朔,长杨覆古濠。
回风漳水急,积雪太行高。
邺下才人健,西园逸兴豪。
独怜公宴日,王粲亦青袍。
彰德(今河南安阳)
振策游河朔,长杨覆古濠。
回风漳水急,积雪太行高。
邺下才人健,西园逸兴豪。
独怜公宴日,王粲亦青袍。
【注释】
①振策:指骑马挥鞭。
②长杨:地名,在今河北永年县西北。《汉书·地理志》:“永平十年,省广平、巨鹿入广平。”
③回风:旋风。
④漳水:即漳河。
⑤太行:指太行山,又名恒岳山,在河北省西部,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山。
⑥邺下:指邺都,即今河北临漳一带。
⑦王粲:三国时曹魏诗人。
⑧青袍:古代士人的服饰。
【译文】
骑马挥鞭游历黄河以北地区,长扬古堤覆盖着旧时河床。
旋风呼啸漳河水势湍急,雪后太行山头白雪皑皑。
邺城才子文采飞扬,西园诗酒逸兴豪迈。
可惜只有宴会之天,王粲也身着青袍。
【赏析】
《彰德》,指彰德府,辖境约当今河南安阳及河北邯郸、邢台等地。“振策游河朔”,开篇点题。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这里借指作者的家乡。“长扬古堤”,指长扬陂上的遗迹。“长杨”,为汉代皇宫名,汉景帝所立;“古濠”,指古时的护城河。这两句是说,自己骑着马儿在黄河以北地区游览,那长扬陂上的遗迹依稀可见。
“回风漳水急”,写眼前景象。“回风”,旋风;“漳水”,即漳河。这两句的意思是,狂风呼啸着从漳水上空掠过,使水面翻腾激荡。一个“急”字,把漳河水势之大和风力之强写得生动传神。“积雪太行高”,紧承上句,写太行山上的积雪。“积雪”,指太行山上的积雪;“太行”,即太行山,在河北省西部。这两句的意思是,太行山上的积雪又厚又高。这两句既描写了冬末春初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烘托出作者的欣喜之情。“邺下才人健”,写邺城的才子们。“邺下”即指邺城。“才人”,指有才能的人;“健”,健壮、雄壮。这两句的意思是,邺城的才子们英俊健壮,很有才华。“西园逸兴豪”,“西园”,指曹操的花园;“逸兴”,指超脱的兴致。“豪”,这里是指豪放。这两句的意思是,曹操花园中的诗酒之乐令人心旷神怡,豪情奔放。“独怜公宴日”,直抒情怀。“公宴”,指曹操宴请文人的盛会。“王粲亦青袍”,以王粲比曹操,暗指曹操的英明与自己的不幸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曹操曾命人做青袍给王粲穿,以表示赏识。“青袍”,古代儒生的装束,用青色布帛做成,前襟后背都用缘边。王粲,东汉末著名文学家,原籍南阳郡湖阳(今湖北钟祥)。建安元年(196)被曹操征辟到许昌,授秘书监一职。建安十三年(208)刘备率军东征,曹操将王粲留在许都。建安十七年(212),王粲病死于洛阳。“亦”,表推测语气;“独怜”,特指怜惜;“王粲”,指王粲,字仲宣。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特别怜惜那些参加曹操宴会的日子,想到王粲也穿上了青袍,不由得心生惋惜。
此诗作于诗人客居彰德期间,通过赞美当地人才出众、文化繁荣以及曹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事迹,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曹操的崇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