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诗句释义】 黄鹤楼夜坐:在黄鹤楼上夜晚独自坐着。 散尽游人已二更:随着夜深,游客已经都离去。二更时分是古代计时方式,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高楼独上一身轻: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感到身体异常轻盈。 浮云不改古今白:虽然世事变迁,但浮云的颜色始终不变,依然洁白如旧。 静夜方知天地清:在寂静的夜晚,才真正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清新和宁静。 雁落孤洲寒自语
北行留别舍弟大云(辛未) 十年车马逐风尘,今日辞家又暮春。 仗尔多才能养母,怜予此去尚依人。 逢迎自愧无奇策,出处须知不辱身。 长路艰难休在念,客中生计未嫌贫。 【注释】 1. 北行:指往北方去的行程。 2. 舍弟:对弟弟的亲昵称呼。 3. 仗尔:你。 4. 多能:能干。 5. 养母:供养母亲。 6. 怜予:怜我。 7. 逢迎:迎合。 8. 无奇策:没有高明的计谋。 9. 不辱身:不受污辱。
诗句解读: 1. 俗学支离误此生,浮华既重本根轻 - 俗学支离误此生:指那些庸俗之学使人生陷入困境。"支离"形容事物破碎不连贯,引申为混乱无序。这里比喻学问或知识的积累过于琐碎,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人生的困惑和迷失。 2. 我今暂释庭闱望,君更无亏菽木情 - 我今暂释庭闱望:暂时放下对官场的期望。"庭闱"指朝廷、官府,"释"有放弃之意
家芝楣邀同熊两溟顾剑峰黄谷原平耕年明竹涧舍弟大云宴集月湖酒楼(辛未) 太白郎官迹已芜,喜逢吾辈置尊壶。 古今一样看明月,江汉中分拓此湖。 忘世心宁争雁鹜,忌才势不到菰芦。 不须更借黄筌笔,水白山青俨画图。 注释: 1. 太白郎官迹已芜:指的是太白的官职已经被荒废或者废弃了。 2. 吾辈置樽壶:我们这群人在这里摆上酒壶和酒杯庆祝。 3. 古今一样看明月: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欣赏同一个月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我之来矣逢春去,今我未归春又来”的意思是:我来的时候正值春天离去,而我现在回去的时候春天又回来了。“逢春去”、“春又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 “积雪忽添门外水,好风先上屋边梅”,意思是:门前的白雪忽然融化了,屋边的梅花已经开放了
【注释】 ⑴甲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⑵画不如:画得再好,也比不上。 ⑶数山:几座大山。 ⑷“待取”句:等到在江中观赏到明月时,清歌伴酒,无酒可饮反而使我更感到忧愁。 【赏析】 《舟暮》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旅途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旅途的风雨、风景以及人情世态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慨与无奈,表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征程细雨冱寒初
【注释】 待月:等待月亮出现。乙亥:年号,唐肃宗的年号。 醉后婆娑:形容喝醉之后摇摇晃晃的样子。 登临:登上高处。恰与好风俱;恰好和一阵清风一起。 暮天悄悄:天色渐晚。 荒荒:辽阔无边貌。 静坐:坐着休息。偶教(jiāo):偶尔。千感息:许多感触都消失了。高怀独倚:孤零零地靠着高楼。 渔艇:渔船。惊起断鸿:惊动了飞过天际的鸿雁。云际:云层之上。呼:鸣叫。 【赏析】
【注释】甲戌:年号。父老:老人。战场:指战乱地区,此处代指战争。破屋:被破坏的房屋。残雪:未消融的积雪。空坟:无人看守的坟墓。惊鬼答:吓走了鬼魂。寇尽见兵忙:敌军全部逃散后,士兵忙于收拾战场。 【赏析】这是一首纪实诗,写在兵荒马乱中,百姓流离失所、颠沛流徙的惨状。首联写“父老车前说战场”,说明作者到过濮州道中,亲耳听到了当地父老谈论战争的情况,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同情
【注释】 晓来:清晨,早晨。天影变黄埃:天空中的太阳影子变成黄色的灰尘。天外惊风卷地来:天上刮起了狂风。卷:席卷。地来:向地面卷来。 蛟龙:传说中水中的一种龙,这里指水神。影里:水中的影子。孤城动:指水神的宫殿在动荡不安。蛟龙影:指水神。万鬼哀:指水神的侍从和部下。鸿雁声:大雁叫声。鸿雁声中:指大雁在叫唤。 苍茫:苍然迷茫。双眼泪:双泪。沙头:河边沙滩。忍冻立徘徊:忍着寒冷站立着徘徊。 【赏析】
注释: 送默深归邵阳 其一 (丁丑) 回家为什么忘记了饥饿,因为有好朋友共同讲习。 名声到了没有成就才肯后悔,学问当要有所进步却多疑。 江湖岁月将到年底令人发愁远行,风雨中的城南绕梦思。 是谁让索居之人增加惆怅叹息,相聚无几三月又要分别。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朋友归来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和他一起讲习学问,互相切磋,共同进步。然而,当我看到他在事业上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