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文学家,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 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 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举人,官授知县。 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
秋斋读书杂感 其四 (乙亥)
院深人迹稀,群卉乐其养。 岁久成荒芜,行步遭宿莽。 主人恶非类,翻然荷锄往。 吾前止其行,诛恶忌抢攘。 群物各杂生,不碍兰蕙长。 秋雨绿一山,始见门户广
秋斋读书杂感 其五 (乙亥)
委骨在墙隙,众蚁何营营。 蚁多骨苦少,强弱殊未平。 得之不必饱,失之乃成争。 利端即祸首,何以安群生。 圣人体万物,无过口腹情
秋斋读书杂感 其六 (乙亥)
虎豹而即人,利在求其肉。 蜂虿亦何为,岂曾沾汝腹。 物生各有情,百防时反覆。 高堂生巘湍,厚味中腊毒。 哲士知其然,慎身如璞玉。 不贵外无患,所期中自足
秋斋读书杂感 其七 (乙亥)
大山袭气母,土石但坚厚。 无端云祁祁,俄顷起枯朽。 灵泽无殊施,物情有异受。 龙乘此变化,舒敛若无有。 阴阳蕴泄奇,乃知造物久。 吾欲论其精,徒然见尘垢
秋斋读书杂感 其八 (乙亥)
高斋净无埃,万卷森在列。 多读吾未能,静对良亦悦。 六经有微言,了了川上月。 印波本常圆,投石乃成缺。 末学多支离,精义日微灭。 小子生又晚,何由悟前哲
中秋后一日偕剑峰为黄州之行(乙亥)
朝谈武昌山,暮发江夏船。 挂席秋已半,弄波月尚圆。 佳游无多侣,与子同一闲。 要以文字契,了此山水缘。
灵泉寺(乙亥)
万树结一绿,苍然成此山。 行入山际寺,树外疑无天。 我心忽荡漾,照见三灵泉。 泉性定且清,物形视所迁。 流行与坎止,外内符自然。 一杯且消渴,吾意不在禅
寒溪寺(乙亥)
灵泉秋在朝,寒溪秋在暮。 寺门开夕阳,落叶闭斜路。 却听流水声,寒色上衣屦。 霸图歇千载,亭馆化邱墓。 独怜僧与佛,终日坐深树。 空山一钟响,曳杖吾亦去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 其一 (乙亥)
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 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 谁知先生杖,为我山中来。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 其二 (乙亥)
七十犹好学,无人知此心。 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 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