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常
诗句释义: 夺嫡心萌事可忧, 四贤西笑暂安刘。 后王不敢论圭组, 土偶人前枳树秋。 1. 解释 - 夺嫡心萌事可忧: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父亲或君主有夺取皇位野心的担忧。"夺嫡"通常指的是争夺皇位,特别是指皇帝的儿子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心萌”指的是内心开始孕育这种野心,而“事可忧”则表达了这种野心可能带来的忧虑和不安定因素。 - 四贤西笑暂安刘:在这里,“四贤”指的是四位贤能的人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赏析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这是一首唐代诗歌。诗中窦常以汉代文明的盛明作为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汉文化繁荣的一种自豪与骄傲。他写道:“汉代文明今盛明,犹将贾傅暂专城。”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汉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同时也体现了窦常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怀念。 诗中的“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这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他似乎在担心
诗句释义: 1.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 - 皇帝命令使者前往东海之滨,他们像天上的星辰一样遥远。 2. 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 识别方位后得知是木德(象征东方),建立国家如同拥有金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 3.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 - 在册封仪式中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留下欢愉作为长久的回忆。 4. 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 乘着顺风,海上的波浪汹涌澎湃;初升的太阳照耀下
【诗句释义】 花发上林 上林:指上林苑。 色浮双阙近,春入九门深。向暖风初扇,馀寒雪尚侵。艳回秦女目,愁处越人心。绕绕时萦蝶,关关乍引禽。宁知幽谷羽,一举欲依林。 注释:花开花落的季节,上林的景色也变得生机勃勃,春天的景色深入到宫殿的深处。当温暖的春风开始吹动时,寒冷的余雪还继续侵袭着大地。美丽的花朵使秦地的女子目眩神迷,而使人感到愁苦的是越地的人们。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 窦常笔下历史人物与时代风云交响曲 在唐代,诗人窦常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刻的时代洞察力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迁和文化氛围。其中《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对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的尊敬之情,也展示了当时朝廷的礼仪和政治格局。 诗的首句“君为宫保及清时”,意指某位尊贵的人物在清明的时代中担任重要的官职。这里
注释: 1. 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 - 杏花和榆荚(一种树的种子)在清晨的微风中飘荡,仿佛在云层之上缓缓行驶。 2. 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 - 随着船只在江面上的曲折行驶,驿站的马匹被长时间地等待,而曾经只有三户人家的楚地如今已经变得人口稀少。 3. 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注:癸巳年为唐武宗会昌五年) - 春天又一次过去了清明节,我不禁感慨自己已经重经癸巳年。
注释:在七夕这天,我抬头望向天空,看到月亮像盘子一样悬挂在空中,月光洒落在水面上,形成一片花海。星星仿佛是神仙降世,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当月亮斜挂在天边时,人们都难以入眠,因为蜘蛛网密布在风清的庭院中。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七夕夜晚景象的诗。首句“露盘花水望三星”,以露盘和花水为意象,描绘了夜空中的繁星点点。第二句“仿佛虚无为降灵”,将星星比喻为神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第三句“斜汉没时人不寐”
注释:在杏山馆听子规 楚塞的馀春,听得越来越稀了。断猿在今天夜里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杏山馆听子规的情景。“楚塞馀春听渐稀”写出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消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之情。“断猿今夕让沾衣”描绘了子规的叫声,让人感觉仿佛听到了它的哀嚎。“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则描绘了子规在老树上的鸣叫,让人感觉仿佛只有它一个人在歌唱
【赏析】 《谒三闾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借拜谒屈子祠之机,抒发了诗人对屈原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意象和含义,下面逐一解析。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君非三谏寤: "您没有被三番五次的劝谏所惊醒"。这里的“三谏”指的是古代楚国大臣三次进谏,希望君王能听从忠臣的意见。 2. 礼许一身逃: "根据礼节允许你一个人逃离"。这表达了对屈原忠诚而无奈的选择的理解
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卫推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 每听寒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 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 海内故人君最老,花开鞭马更相过。 注释:立春过后,我写下了这首诗,想要在汴州与李匡卫等人一起吟诵它。闲斋夜击唾壶歌,尝试着向远处望去的城门,但是太远了。每听到寒风传来的笛声,就让我离开梦境,看到清澈明亮的镜子时,我的旅愁又多了。刚开始听到夜晚的钟声敲打,声音清晰而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