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
【注释】 挽明中和尚联:为悼念明中和尚写的对联。上联“画里传衣,夙契偶同永长老”指明中在世时曾为僧,死后被葬于寺院,其遗物和袈裟等都保存在寺院的壁画或雕塑中;下联“山中献盖,前尘谁证衲禅师”指明中生前喜欢在山林中修行、参禅,死后也安葬于山中,但后人无法考证出他是否真的曾经成为一位禅师。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明中和尚的怀念之情。 赏析:此诗是一幅描绘佛教僧侣生活的画作
注释: 1. 集句联:指用几个句子或词语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形式往往要求诗人对所选的诗句进行精心选择和组合,使它们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完整的意境。 2. 斧藻(fǔ zǎo):比喻雕刻琢磨,使之更加精致美好。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诗句的精心挑选和处理。 3. 竹柏:竹子和柏树,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意象。在这里,它们被用来代表诗人的品质和志向。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柏树则代表着长寿
这首诗的译文是: 孔继涑离开时,我为他写下了一首诗,描绘了他的风采; 他一生的墨宝妙作,如同冰心玉质的美男子,世人竞相传颂。 注释: - 挽孔继涑联:这是一首悼念孔继涑的诗词,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敬意。 - 临去诗成:指诗人在孔继涑离开时完成了诗歌的创作。 - 写照髯仙:形容孔继涑的风度翩翩,如同仙人一般。 - 明月清风人已远:意指孔继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的只有明月和清风。 - 平生墨妙
【注释】 眉宇:指人的容貌;见:显露。风雅:指风度、气质。笑谈:指言谈。殊臼科:指不同流派。 【赏析】 这首《集句联》是一首很别致的对联,上下两联都巧妙地化用诗句。上联“见风雅”、“与世殊”两句出自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吾闻之夫子曰:‘是集大成焉。’谓文章也者,天下之公器也。”意思是说文章是天下共同拥有的东西,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尚。“见风雅”,是指能体现出作者的高雅情趣;“与世殊”
【注释】 集句联:集字成对的诗句。蹙踏:同“蹙”,屈曲、低伏貌。鲍谢:即南朝梁诗人鲍照、谢朓,二人并称“大小谢”。徐庾:即南朝宋时人徐爰和庾肩吾,二人并称“大小徐庾”。网罗:比喻广泛地搜聚。秦汉:这里指秦代的李斯、汉代的扬雄、班固等大手笔,以及唐初的王勃、虞世南等名家。近唐虞:即接近唐虞时代,意指文学上追求古朴典雅。 【赏析】 此联是咏古今名士,赞其文采风流,为集句联之佳作。
【注释】 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指读书学习。不求甚解,不认真领会、深入钻研的意思。 鼓琴足以自娱:鼓琴,弹琴。足以自娱,意思是弹琴足以自慰,自我娱乐。 【赏析】 “读书不求甚解”,是说读书不要钻牛角尖,要善于抓住重点,理解其精神实质。这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鼓琴足以自娱”,意思是弹琴可以自我欣赏、自得其乐,不必求他人赏识。这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首诗的译文是: 青宫授几,洛社图形,官府神仙皆慧业;达尊备三,绝艺擅四,儒林文苑并传人。 注释:青宫指的是皇宫,洛社是指洛阳的地方性组织,官府神仙皆慧业意味着这些官员都是智慧之人。达尊备三,绝艺擅四指的是有三位达官贵人和四位杰出的技艺者。儒林文苑并传人表示儒家学者和文学家都被传扬出去。 赏析:这首诗赞扬了那些有智慧、有才能、有地位的人,他们都是朝廷中的官员,他们都有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
【注释】 竹:竹子。石:山石。幽:幽静。秉:秉性,天分。壶:酒器。觞:酒杯。雅游:高雅的游乐。 【赏析】 《集句联》是一首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咏物诗。前两句写竹和石头,后两句写酒和酒杯,四句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点出题面,引出全篇。竹子生长在岩石间,不与世争,故有“竹石”之称;而竹子又常被人作为品格高洁的象征。第二句“得幽秉”,则以“竹”自喻,说自己就像这“竹”一样
【注释】: 集句联:集,指收集,此处是摘取。句,句子。联,对偶的词、短语或句子组成。 轻鸥白鹭定吾友:轻鸥白鹭,即轻快的海鸟和洁白的鹭鸶,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定,指确定,认定。吾友,我的朋友们。 绿竹高松无俗尘:绿竹,青翠的竹子。高松,挺拔的松树。无俗尘,没有世俗的尘埃。 赏析: 此联用“轻鸥白鹭”和“绿竹高松”作比,以表达作者追求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上句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下句说
【解析】 “集句联”是楹联的一种形式,由两个对仗工整、意义相关或相反的句子组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青溪》。“胸中已无少年事”,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将年轻时的事情置之脑后,不再去追求那些名利;“门外犹多长者车”,意思是说诗人依然关注着世间的一切,仍然关心着世人的生活。 【答案】 诗句释义:我的内心已经不再有年少轻狂之事,门外还常有年长的马车经过。 译文:我心中已经没有年少时轻狂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