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晏
拂衣耕钓已多时 江上山前乐可知 著却貂裘将采药 任他人唤作渔师 注释:拂去衣服,放下官职,开始耕田垂钓的生活已经很久了。在江边山前,我找到了乐趣和自在。我穿上了那件貂皮大衣,开始采药。让别人称我为渔师吧。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的闲适生活。首句“拂衣耕钓已多时”,表达了诗人已经放下官职,开始享受田园生活的时间已经很长。次句“江上山前乐可知”进一步描绘了他在自然中的欢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读懂全诗,这是一首七绝,写谢安(字安石,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在山阴的别墅中,看到一个手持蜡烛的小孩子。这个小孩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毫无拘束地玩着蜡烛,全然不顾礼节,完全忘记了君臣之礼,完全自由自在了。 【答案】 ①齐:古地名,今山东临淄一带。小儿:指东晋时期谢安幼子谢朗。②执烛:拿着蜡烛照明。③“情量”句:谢安为人宽宏大量,不计较小节。④“忠宋”句
齐王僧祐 肯与公卿作等伦,澹然名德只推君。任他车骑来相访,箫鼓盈庭似不闻。 注释:齐王僧祐,不肯和公卿大臣平起平坐,他的名声德行只是称赞你。尽管有车马的人来访,但满屋的箫鼓声却好像听不到一样。 赏析:《诗》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首诗就是以“子衿”为题,写齐王僧佑的高尚品格,表现他对名利地位看得很淡,而重视名望德行,对人谦让恭敬,待人接物十分宽厚。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洁,风格朴素自然
孙元晏的《吴·濡须坞》是一首描绘东吴古战场濡须口的历史诗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整体把握: - 诗的首句“风揭洪涛响若雷”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波涛汹涌的声音。 - 第二句“枕波为垒险相隈”则进一步描绘了濡须口地势的险峻和战略要地的重要性。 - “莫言有个濡须坞”一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
《吴·青盖》是唐代孙元晏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历数将终势已摧:这句表达了历史的终结和随之而来的衰落。"历数将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朝代更迭的自然规律,而“势已摧”则强调了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和无可避免性。 2. 不修君德更堪哀:这里批评了统治者不修德行,导致国家更加悲哀。"不修"指的是缺乏治理或道德修养,而"堪哀"则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同情。 3.
注释: 宋黄罗襦:宋朝的黄丝织成的短袖衣服。 戚属群臣尽见猜,预忧身后又堪哀:我担心朝廷中那些大臣会猜忌我,担心自己死后他们又会因我而感到悲哀。 到头委付何曾是,虚把罗襦与彦回:到最后,我到底能交给谁呢? 白白地把黄丝织成的短袖衣服送给了王彦回。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赠韦秘书》一诗中的前两句,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韦夏卿的,表达了他对韦夏卿的关心和担忧。 首句“戚属群臣尽见猜”
【释义】 运命将来各有期,好官才阙即思之。 就中堪爱羊玄保,偏受君王分外知。 注释】 1. 运命:天命、命运;来:来临。2. 各:分别,各自。3. 期:期限,时期。4. 阙:缺。5. 中:其中。6. 偏:偏颇。7. 分外:格外,特别。 【赏析】 这首诗是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都有各自的时日到来之时,但当有贤能之官空缺时,人们都会想到他,因为他的才华和能力被大家所认可和欣赏
注释:谢朏解下玺印,传达皇帝的召唤命令,召他入宫侍奉君王。他却高卧不起,难道是因为疏于职事吗?现在忠诚节义之人已经很少了,我实在应该羡慕君王能特地容留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齐谢脁的赞美。谢脁(464~499),南朝齐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曾任中书舍人、吏部尚书等职。其诗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丽自然。他的诗虽为咏物之作,却能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艺术的享受
【诗句释义】 谢玄:指东晋的名将谢安。百万兵来逼合肥:指前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形势十分危急。谢玄:东晋名将,淝水之战时担任主将,率军大败前秦军队,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旌旗:指战场上的旗帜。首尾:这里指战旗的两端。浑不消他一局棋:意思是说谢玄指挥的军队虽然庞大,但前秦苻坚的军队却如一盘棋局一样,被谢玄巧妙地运用兵力和战术,最终取得了胜利。 【译文】
诗句翻译为:“名与诸公又不同,金疮痕在满身中。不将御盖宣恩泽,谁信将军别有功。” 此诗通过描绘吴国武将周泰的英勇事迹和独特个性,赞美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仰和忠诚的品质,以及他为保卫国家而做出的巨大贡献。这种对将领英勇无畏、忠诚于国家的精神赞扬,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英雄的深深敬意。 赏析: 《吴·周泰》是唐代孙元晏创作的诗词。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