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注释】 许州: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道口:古时交通要道上设有驿站,供行人休息换马之用。仆夫:驿卒的俗称。折:折断。舆中:车上。忽见:忽然发现。一枝春:一枝春色满枝头。洛阳:古都名。饶富贵:充满富贵。借花神:借用花神来表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在旅途中偶遇一株盛开的牡丹花,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许州道口仆夫偶折牡丹一枝置舆中”,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
诗句解析: 1. 秋满长空月满湖,忽听征雁一声孤。 - “秋满长空”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辽阔,天空中充满了秋意。 - “月满湖”则形容湖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 “忽听征雁一声孤”则是说在这宁静的背景下,突然传来了孤单的雁叫声。 2. 远来应解传书信,曾到雁门关下无。 - “远来应解传书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带来消息。 -
注释: 萧生瑶来自西昌访余商邱十日辞去萧生瑶:诗人的朋友,名不详。商邱:今属河北,古县名,唐时属河南道。西昌:今四川西昌市。十日:十天前。 清樽凉夜意何穷:用清酒和着月光,在清凉的夜里,饮酒的心情是多么的无限无尽。 送行冷署仍前度,犹有榴花似火红:饯别友人,送行到冷官署,仍然像往年一样,石榴花开得红艳如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和朋友相约在十载交情中度过的十个月,感慨万分
【注释】: 辍卷入山来:将诗卷投入山中。辍卷,停止书写;卷,指诗的纸卷。 搜吟:搜寻吟哦。 非自苦:不是出于苦思而劳神。 好景携不去:美好的景色不能带在身上。 只合倩诗取:只能借诗歌来表现。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中杂吟”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林风光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情怀。 首句“辍卷入山来”
诗句 宝剑黄金赠远人: 赠送宝剑和黄金给远方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朋友或亲人,表达离别时的深情厚意。 雄风万里动车尘: 形容雄壮的气势可以影响到远处,如同风一般席卷大地,尘埃随之飞扬。 却怜一雨添离恨: 虽然天气晴朗,却因为下雨而增添离别的忧愁。这里的“却”字表达了转折,与前文形成对比。 愁杀长亭酒数巡: 离别之际,连喝几杯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这里的“愁杀”是夸张的说法
【赠相者】 曾闻早岁遇奇人,知汝相传骨法真。 不为千金轻一决,偏将物色到风尘。 注释: 1. 曾闻早岁遇奇人:以前听说过年轻时遇见过奇人。 2. 知汝相传骨法真:知道你传下来的骨相之法真是真的。 3. 不为千金轻一决:即使有千金的悬赏也不在乎。 4. 偏将物色到风尘:偏偏要将这相貌特征寻找到风尘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诗中对“相”这个职业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议论
郊行有感 涧底冻阴犹漠漠,岸头草色已芊芊。 袛缘物理分高下,不是春光有后先。 注释译文赏析: 郊行有感 在山涧里行走,发现涧底的树荫还是那么阴冷,岸头的草丛也还是那么嫩绿。 只是因为自然界中的物性不同,所以它们生长的先后次序也不同,并非春天的光和热的多少影响了它们的出现时间。 赏析: 即郊游。“郊行有感”是诗人出游时所生感想。首句写冬日郊行所见,颔联写郊行所见之景,颈联写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注释:结客少年场,结伴成群的游侠少年在场上。长袖翩翩白皙郎,穿着白色长袖衣服的少年英武俊朗。紫骝斜控绿丝缰,骑着紫色骏马,缰绳系着绿色丝线。等闲来往青齐近,随意往来于青州(今山东省)和齐地(今山东省中部一带)。为访何人是孟尝,为了寻找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封于薛地)而来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游侠少年在青齐地区自由驰骋、结交朋友的豪迈场面。诗中“紫骝斜控绿丝缰”一句
翻译: 留驾的僧人敲磬,肃客的寺庙敲钟。迎接送别都能放下,愿把幽深的心情容纳。 注释: 1. 山中杂吟: 作者在山中游览时所创作的诗词。 2. 留骖(cān qiān)僧罢磬(qǐng): 停下车来和住持告别,僧人敲磬表示送行。 3. 肃客寺敲钟: 客人离开后,寺庙里的和尚敲钟报晓。 4. 迎送能俱废: 不论是迎接客人还是送别客人,都不需要用这些繁文缛节了。 5. 愿将幽意容:
注释:谁将姑苏布动公卿,洛下原来旧有声。 一领青衣双碧眼,教人到处说髯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是谁让姑苏(指苏州)的名声震动了公卿们,在洛阳原来就已有声望。一身青色的衣着,一双碧色的双眼,让人四处传颂这位姓李的“髯生”。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诗,写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首句写他的名字和籍贯在京城长安和洛阳一带很有名望,第二句写他年轻时在姑苏(今江苏苏州)时就有名气。全诗用典,用字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