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瀑布落云端,松杉六月寒。 携琴曾有约,涉涧不辞难。 野水无人渡,青山独坐看。 此中多逸兴,投老儗盘桓。 注释: - "瀑布落云端":形容瀑布从天而降,仿佛是从云端跌落而下。 - "松杉六月寒":描述六月的松树和杉树依然保持着清凉,给人以冷峻的感觉。 - "携琴曾有约":曾经约定一起携带古琴欣赏自然美景。 - "涉涧不辞难":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勇于涉过山涧。 - "野水无人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急雨洗炎蒸,空斋病骨醒。 - 这句描述了一场急促的暴雨洗净了炎热和潮湿,使得空荡的书房中生病的人感到身体轻松。"炎蒸"通常指夏天闷热,而"空斋病骨醒"则形象描绘出因雨后的凉爽而感到精神为之一振的情景。 2. 华星粲遥汉,明月瞰疏棂。 - 诗人仰望夜空,看到繁星点点(华星),这些星星在遥远的天空中闪烁,如同珍珠般明亮。“远汉”即指遥远的银河,形容星星仿佛悬挂在天际
诗句解析与注释 第1首:何处难忘酒?离人思故乡。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的怀念之情。"何处难忘酒"指的是无论身处何方,饮酒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离人思故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第2首:青山随远道,白发在高堂。 注释:这句描绘了一幅遥远旅途中的景象,青山陪伴着旅程,而自己的白发则映衬出岁月的痕迹。 第3首:络纬庭前月,蒹葭野外霜。 注释
移席当修竹,开轩敞素屏。 夜分人已静,风入酒微醒。 促织悲清露,飞萤送落星。 翛然绝尘想,何必念郊坰。 注释: - 《夜坐》是一首五言律诗。 - 移席当修竹:把座位移到茂密的竹子旁。 - 开轩敞素屏:打开窗户让月光洒入室内。 - 夜分人已静:夜晚时分,人们已经安静下来。 - 风入酒微醒:微风拂过,让人感到有些清醒。 - 促织悲清露:蟋蟀在夜里鸣叫,似乎在为清冷的露水而悲伤。 - 飞萤送落星
长垣谒蘧伯玉墓 卫昔多君子,斯人实我师。 下车存笃敬,寡过在知非。 荒陇一抔土,高情千载思。 至今伯玉里,遗俗自熙熙。 注释:卫国过去有很多君子(贤者),这个人实际上是我的老师。我下车时保持恭敬的态度,很少有过错。荒芜的墓地上只有一堆尘土,但我的高洁情感却在千年之后仍然被人们思念。如今在伯玉村(即蘧伯玉墓所在之地)的遗址上,还保持着淳朴的风俗和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游览了卫国(今河南省滑县
豫章十咏之一:西山远翠 闻有古仙客,紫髯九尺躯。 浴丹洪崖井,脱屣白玉壶。 碧藓春阴合,寒泉夜月孤。 不知千载后,还饮雪精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胡俨的《豫章十咏》中的一首,描绘了西山的自然景色和仙人的传说。首句“闻有古仙客”点明了主题,引出下文对西山以及仙人的描绘。诗人通过对西山的描述,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其中“紫髯九尺躯”形容了仙者的威严与神圣。接下来,“浴丹洪崖井
豫章十咏,其中《西山远翠》为第一咏,诗人胡俨在此诗中描绘了西山的幽静美景。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月出海东头,澄湖百顷秋”: - 月出海东头:描述了月亮从海东头升起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 - 澄湖百顷秋:指清澈的湖水映衬着秋天的景致,给人以清冷而深邃的感受。 - “人家灯火静,渔艇钓丝收”: - 人家灯火静:夜晚,村庄里的灯光稀少、安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豫章十咏·西山远翠 豫章,指江西省南昌市。西山,南昌的名胜,有“西山远翠”之称。唐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过西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诗即借西山美景抒发作者的感慨和志向。 注释:南浦,指江西南康(今赣州),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故乡。王勃《滕王阁序》曾提到:“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歌舞休”,意谓王勃的故乡南康已无滕王阁的歌舞盛况。 译文
万古不改色,千寻翠黛饶。 染空寒欲滴,映日暖还飘。 窅窅猿啼暝,翩翩鹤去遥。 望中天路近,飞佩入烟霄。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万古不改色:指西山的颜色永恒不变。 2. 千寻翠黛饶:形容山色浓绿且连绵不断。 3. 染空寒欲滴:描绘山色如冰霜般清冷。 4. 映日暖还飘:描述阳光照耀下,山色显得温暖而轻盈。 5. 窅窅猿啼暝:形容傍晚时分猿猴啼叫声渐起,天色渐暗。 6. 翩翩鹤去遥
豫章十咏之一,西山远翠 江平新水阔,月落澹烟横。 沙上人初集,渡头天已明。 青山开霁色,白鸟度春声。 舟楫无风浪,何妨日送迎。 注释: - 江平新水阔:江面平静,新水宽阔。 - 月落澹烟横:月亮落下后,淡淡的烟雾在江面上横陈。 - 沙上人初集:沙滩上的人们开始聚集。 - 渡头天已明:渡过的地方,天已经亮了。 - 青山开霁色:青山被雨水洗刷过后,展现出明媚的颜色。 - 白鸟度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