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这首诗是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小山多胜概,传敕更追游。 碧霭浮空起,清风似水流。 树笼香殿古,泉出画桥幽。 何处闻天乐,琼林最上头。 1. 小山多胜概,传敕更追游。 - “小山”指的是皇帝御用的园林,这里用“小山多胜概”来形容它风景宜人、景色迷人。 - “传敕”表示得到皇帝的特别允许或命令进行游览。 2.
【注释】 1.次韵:应和原诗的韵。胡学士:名不详,作者的朋友。春日:春天的时候。万岁山:在京城附近,是皇帝游乐的地方。阁道:指架设在山上的供御辇通行的石级。云为幄(ǒu):像帐子一样覆盖在山上。仙山: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万岁山。玉作台:用玉石建成的平台。 2.更无凡迹到,只有异香来:没有凡人足迹,只有奇异的花香飘来。 3.柳拂金舆度:柳树随风轻拂着御辇。金舆:帝王乘坐的车。 4.花迎宝扇开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玉梁凌汉远,朱榭入云高。 注释:玉石做的桥横跨在天河之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巍峨的楼阁。红瓦绿树的楼阁直插云霄。 曲水含苍雾,孤峰耸翠鳌。 注释:弯曲的水流淌着浓重的云雾,孤独的山峰矗立着如翡翠般的巨鳌。 路回经月殿,赋就赐春醪。 注释:经过曲折的山路最终来到了月亮殿,被赋诗作对后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登临岂惮劳。 注释:这样的盛大事情千年难遇,攀登此山何惧辛劳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人描述了稽山的美景。他听说稽山非常好,那里的千岩秀色令人赞叹。这里的“闻道”是指诗人听说的消息,而“稽山好”则是他对此的评价。接着,诗人描绘了稽山的景色。千岩秀色,指的是山峦叠嶂、景色秀美的景象。这些山峰如同千根琴弦一样排列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诗人用“分”字来形容这种秀美,意味着这种美景仿佛被分成了许多部分
【诗句解释】 1. 涧道苍苔合,房栊绣户分。 - 涧道:指山谷中的小径。 - 苍苔:绿色的苔藓。 - 房栊:指屋檐和窗户。 2. 碧淙晴欲雨,锦石暖生云。 - 碧淙:清澈的山泉水。 - 晴欲雨:天气晴朗即将下雨。 - 锦石:色彩斑斓的石头。 3. 嘉树千寻秀,灵蒲九节芬。 - 嘉树:美丽的树木。 - 千寻:形容树木高大。 - 灵蒲:一种长在水边或沼泽地的植物。 4. 广寒宫阙近,天语半空闻。 -
【解析】 “雨晴”句:雨后初晴,群山秀丽,景色宜人。 “太液”句:在太液池边,暖阳和煦,春光明媚。 “游鲤”句:游鱼在水中悠然地吹着浪花,花儿也随风近人。 “列筵”句:在宴会上,皇帝恩宠有加,赏赐丝织品,并赐予御笔。 “载笔”句:御笔所赐,都是美好的言辞,如丝缕般美丽。 “愿继”句:希望继承周公之德政,为百姓造福兴利,如同驺虞颂扬至仁那样。 【答案】 译文: 雨后初晴,群山秀丽,景色宜人。
西山远翠 —— 胡俨的山水诗 胡俨,字子厚,明人。他的《豫章十咏》描绘了西山之景,每一句都如画卷般展开,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在这首诗中,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西山远景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龙堆截复环,隐映夕阳间。”这一句以“龙堆”为引,形容西山如同盘绕的巨龙,其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隐映夕阳间”则描绘了西山与夕阳相互映衬的美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风洒竹枝,凉气入疏衣。 - 解释: 秋风中竹枝轻轻摇曳,带来了阵阵凉意,穿透了稀疏的衣裳。 - 注释: “竹枝”指竹子,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秋风”通常代表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力量。 鹤背月中冷,荧光雨后微。 - 解释: 月光下,一只白鹤的背部显得格外清冷,而萤火虫的光点在雨后的夜晚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 注释: 这里的“鹤背”比喻孤独或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及语言的运用。 (一) 首联:凤辇宸游日,祥云夹道红。 注释:凤凰辇车,皇帝出巡。夹道的彩云,像红色一样鲜艳;“祥云”,吉祥的云气,比喻皇帝出行时天空的景象。 赏析:《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之一。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 年)春,当时宪宗皇帝在长安城东面近郊游览。韩愈作为宰相兼文学家受到皇帝的宠信,经常陪侍皇帝出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古木藏幽洞,深林映好花。 注释:古老的树木隐藏着深深的洞穴,茂密的树林映衬着美丽的花朵。 2. 撷芳云欲动,涉涧路还赊。 注释:我仿佛要被花香吸引,但云雾缭绕的山路还很遥远。 3. 春色浮琼岛,晴光耀翠华。 注释:春天的景色在琼岛上漂浮,晴朗的阳光照耀着翡翠般的宫墙。 4. 谁如玉堂客,八饼赐新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