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洒竹枝,凉气入疏衣。
鹤背月中冷,荧光雨后微。
紫垣当讲席,玉漏隔彤闱。
良夜清如许,思亲苦梦归。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风洒竹枝,凉气入疏衣。

  • 解释: 秋风中竹枝轻轻摇曳,带来了阵阵凉意,穿透了稀疏的衣裳。
  • 注释: “竹枝”指竹子,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秋风”通常代表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力量。

鹤背月中冷,荧光雨后微。

  • 解释: 月光下,一只白鹤的背部显得格外清冷,而萤火虫的光点在雨后的夜晚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 注释: 这里的“鹤背”比喻孤独或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而“荧光雨后”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场景。

紫垣当讲席,玉漏隔彤闱。

  • 解释: 在皇宫的紫墙上,讲学的位置被安排妥当,时间仿佛被玉制的漏壶所隔断,使得夜晚的时间变得缓慢而漫长。
  • 注释: “紫垣”指的是皇宫的墙壁,常用来象征尊贵和权威。“讲席”是指讲学的地方或座位。“玉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常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感。

良夜清如许,思亲苦梦归。

  • 解释: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思念之情如洪水般汹涌而来,让人难以入睡。
  • 注释: “良夜”在这里形容夜晚非常美好或者安宁,但同时也是思念亲人情感的寄托。“苦梦归”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回到他们身边的强烈愿望。

译文

秋风轻拂竹枝,带来丝丝凉意,穿透了衣衫;月下的白鹤显得格外清冷,而雨后天空中的萤火虫则散发出微弱的光芒。紫墙之下,讲席摆放妥当,玉漏滴落的声音似乎将时间隔离开来,使得夜晚的时光变得缓慢而深沉。在这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我对远方的亲人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夜深人静时,我常常陷入梦境之中,渴望着能回到他们身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情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氛围。诗人通过秋天的风、月下的白鹤等自然元素,以及深夜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意义以及亲情珍视的深刻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邃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