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如下: 赠朔州千户萧世英 君从雁门来,鞍马光陆离。 我喜觌颜色,不异璚树枝。 叙意把芳札,写心命朱丝。 契阔方及展,暌违复在兹。 别后慎自爱,远大以为期。 注释: 君从雁门来,鞍马光陆离:你的马鞍上挂着弓箭,你骑着马从雁门来。 我喜觌颜色,不异璚树枝:我很高兴见到你,就像看到一枝美丽的梅花一样。 叙意把芳札,写心命朱丝:我把心意写成书信送给你。
【注释】: 晴旭丽芳甸:晴朗的早晨,美丽的原野。 凉飔(sī)起修林:凉爽的微风从茂密的树林里吹出来。 纷纷集冠盖:纷纷扬扬的聚集着官帽和车盖。 别意那能禁:离别的心情怎能不让人难以抑制。 明发天上去,五云宫阙深:明天就要飞到天上去了,五色云彩环绕的宫阙在远方。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吴寺丞赴任途中所见的景色和感受。首联“晴旭丽芳甸,凉飔(sī)起修林”,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天气和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内容,准确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 “人生贵适意”,意思是人生最珍贵的是能随心所欲地享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况乃遇佳辰”,意思是更何况又逢着美好的时光。“盍簪情弥欢”,盍:同“合”;簪:插在帽子上做装饰的玉簪;弥:更加;欢:快乐。盍簪:指宴会开始时,人们把帽上的簪拔下来,表示饮酒畅饮的意思。“对酒趣益真”
【注释】琅琊:山名,在今山东临沂县南。滁阳:地名,在今安徽全椒西南。美人:指姜仲琏公子。集芳辰:聚集美好时光。嘉会:美好的集会或宴会。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写与友人久别后相见的欣喜之情。诗从见面写到分手,层层深入,步步深化,感情真挚,情意缠绵。首联“琅琊消积雪”一句,以景起兴,点明季节。琅琊山,古称琅邪山,是春秋时吴王阖闾所葬处,故亦称东陵。相传山上有玉床、金井等遗迹
【注释】 条风:和煦的风。 使君:古代称地方长官为“使君”。 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瑶华篇:指美好的文辞或诗文。 劝君:敬酒时用语,意谓请饮者干杯。 去去:表示依依不舍。 珍重:珍重、重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惜别之情为脉,层层深入,步步展开,先写送行时的风光,然后写到离别的情景,并加以描写,最后又写赠别之词,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悠远。 首句写春风骀荡,天气晴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水从天上流下来,永不返回。 2. 高堂明镜悲白发:明亮的镜子照见满头银发,时光飞逝。 3. 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得意时应尽情享乐。 4. 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要让宝贵的酒只对着月亮空转。 5.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才能是自然赋予的,必定有用武之地。 6. 钟鼓馔玉不足贵:珍贵的食物和乐器并不值得珍视。 7. 但愿长醉不愿醒:宁愿沉醉不愿醒来。 8.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全诗四句,首二句描写诗人所居之“环翠草堂”的环境:高大的建筑远离市井,而幽静的郊野又近在咫尺。三、四两句写环翠草堂四周的自然景色,树木茂密,遮阴浓密,阳光和煦,风日清朗。五、六句抒发了作者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感受:闲来时尽情地欣赏,心情愉悦,如同陶渊明一般,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情趣。末两句表明自己追求高洁的志趣,不因世俗的纷扰而改变志向。 【答案】
【注释】 步虚词四首其一:指道教的《步虚词》,这是道教的宗教音乐,以唱诵神仙故事和颂扬神道为主。紫虬,即赤龙。驾,骑。輧,通“驰”。绛露,绛珠之水。宝盖,仙车。霓旌,彩虹般的旗幡。太清,天上的仙境。真童,指真人、仙人。相迓,迎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乘赤龙升天入仙境的诗。 首句“紫虬何婉婉”,写乘赤龙升天,其状如云中飞腾之紫龙。“紫虬”二字,是说此龙的颜色。据《博物志》卷三载:“龙
诗句释义: 游龙潭分韵得雁字:在游览龙潭时,用“雁字”作韵来分韵赋诗。 译文: 龙潭风景优美的地方,有高大挺拔的树木依偎着天空。 楼阁高耸,郁郁葱葱,金碧辉煌交相辉映。 当时是夏天的初夏,风清日暖,正好游玩。 喜欢和文人墨客一起游玩,尽情吟咏玩耍。 折下芳草铺在瑶席上,洗过杯子俯视冰凉的山涧。 泉水叮咚如同琴声,小鸟歌唱的声音缓慢。 登上高山享受欢乐时光,怀念古迹徒增感慨叹息。 记下重游日期
金谷久荒寂,平泉亦丘墟。 孰知中林士,幽居恒宴如。 嘉树纷缭绕,翠色自扶疏。 好风时一来,清气满庭除。 机心久已息,此乐应有馀。 逍遥保贞素,何劳赋遂初。 注释: 1. 金谷:地名,指晋代的金谷园,在洛阳西面。2. 平泉:地名,指汉末的北邙山,在洛阳东面。3. 中林:指竹林,这里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4. 嘉树:美好的树木。5. 缭绕:环绕的样子。6. 扶疏:茂盛的样子。7. 好风:好的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