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斋居书事》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宦况怜今夕,孤怀傲世尘。 —— 官宦生活可怜今夜,孤独的心情却能傲视世俗尘嚣。 2. 溪山足吏隐,苜蓿长园春。 —— 溪山足以作为官吏的隐居之地,苜蓿生长在园中,春天来临时一片生机盎然。 3. 昼静云移榻,阶闲雀近人。 —— 白天安静时,白云飘过我的书桌;闲暇无事时,小鸟也飞进我的房间。 4. 古来毡亦冷,聊尔遂吾真。
晓行 秋意动禾黍,山风稻欲花。 疏星下平野,晓树散晴霞。 尘世惭奔走,江流逐岁华。 道穷堪薄禄,目断白云赊。 注释: 1. 秋意动禾黍:秋风使稻谷和黍子摇曳生姿。 2. 山风稻欲花:山风轻抚着稻穗,仿佛要它们开花一般。 3. 疏星下平野:稀疏的星辰照耀在广阔的田野上。 4. 晓树散晴霞:清晨的树木点缀着天空中的彩虹色云彩。 5. 尘世惭奔走:在尘世中奔波感到惭愧。 6. 江流逐岁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避俗真成癖,交情独此君。——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厌恶和追求高洁友情的愿望。"避俗"意味着远离尘嚣,"真成癖"则强调了这种习性的深入。"交情独此君"表示在所有的友人中,只有这位朋友能够理解并尊重他的这种品质。 2. 开尊香滴露,倚榻翠留云。—— 这里的“开尊”可能指的是打开酒壶或酒杯的动作,"香滴露"形容酒香如露珠般清新。而“倚榻翠留云”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野晴:野外的晴天。 欣出郭:欣喜地走出城外。 萝烟:指山中缭绕的雾气。 诸洞:许多洞穴。 虚分:仿佛分开。 三岩:即第三座岩石。 势欲悬:形势好像悬挂在那里。 结雨:凝结成云。 寒石:指冷清的石头。 通泉:泉水流淌。 爱此:喜欢这里。 深冬草:冬天里生长繁茂的草。 青青:颜色青绿。 池水边:在池水边生长茂盛。 【赏析】 《游三岩》是一首写景诗,描写的是诗人游三岩的情景。
【注释】 1. 古寺:指寺院。峰出:峰头露出。横:笼罩。 2. 野云栖玉节:指秋天的云雾缭绕着寺院,好似玉节一般。 3. 山鬼:古代传说中的山林之神。文旌:用彩色羽毛装饰的旗帜,这里借指山神。 4. 百仞双凫:形容飞鸟展翅高飞,如双翼展开,直上九百尺高的山巅。 5. 诸天列宿明:天上的星辰排列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6. 咏归松径暝:吟诵归来时,暮色已降临松径上。 7. 灯火动江城
宿堰首 烟火成村晚,溪声送簟凉。 注释:村落的烟火在傍晚时分升起,溪水的声音像是在送别凉爽的竹席。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景图,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心闲无鹿梦,水落见鱼梁。 注释:心地闲适,不再有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就像鹿失去了梦想;水落石出,可以看到鱼翻腾在鱼梁上。 注释:这里的“梁”应理解为“梁木”,是古代的一种桥梁结构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石佛岭 漫忆重游地,空悲逐世纷。 野花低受露,斜树半迎曛。 石磴回青嶂,肩舆度翠云。 举头惭老衲,依旧坐江濆。 译文: 我曾在这片地方漫步,如今只能回忆那些往事,感叹着世事的纷扰。 野花低垂着头接受清晨的露水,斜树半边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石头小路通向青翠的山峦,我乘坐着轿子穿过层层翠绿的云彩。 抬头看去,觉得自己像一位老僧人一样,依旧安静地坐在江边。 赏析:
【注释】秋旻:秋季的天空。移尊:把酒器移近石屏,指饮酒。千嶂:万重山峰。云抱:云气环绕。半山亭:半山的亭子。孤柱:孤立的柱子。幽壑:深幽的山谷。疏松:稀疏而疏落的松树。结翠棂:绿意盎然的窗棱上挂着翠绿色的帘子。林深:树林深远。一梦:一个梦。夜堂星:夜晚的星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王景宁同游南岩时所作,写在南岩中宴饮赏月,醉后酣然入梦的情景。 首句“逸兴秋旻上”,写诗人在秋天的夜空之下
诗句:“别馆斜阳外,山桥野水头。” 译文:在一座别馆的斜对面,一座山桥伸向郊外。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袁省庵、萧东冈两位好友在夜晚一起聊天的场景。他们选择了一个别馆作为聚会地点,在斜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和浪漫。而当夕阳落去时,他们在山桥上漫步,欣赏着郊外的景色,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暇时光。 通过这首作品,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我们根据要求逐句解析这首诗: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玉山访陈太鹤不见留此 - “玉山”指代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可能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或所居之地。 - “访陈太鹤”意味着诗人前往拜访了名叫陈太鹤的人。 - “不见留此”表示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见到陈太鹤,所以留下了这句话。 2. 为问青田子,峰看太鹤寒 - “青田子”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者是一种比喻,表示一种清高、超然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