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香橘二首 霜余袅袅撷秋芳,露洗娟娟百宝光。 龄冷欲餐琼树玉,手温谁握洞庭香。 注释: 《香橘二首》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李石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来展现橘子的芬芳和美丽。其中“霜余”指的是寒霜过后的秋天;“袅袅”形容香气缭绕;“撷秋芳”即采摘秋天的芳香;“露洗娟娟”则是指露水洗净了橘子的清新光泽;“百宝光”比喻橘子像各种宝物一般闪耀光彩。这两句诗通过对橘子的描绘
【注释】 师:效法。 落落:闲逸、不拘束的样子。《诗经·小雅》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后人因用以比喻学问或技艺的钻研。 邱东家:指隐居在邱园的东邻。 一春:一春之际。 守:守护。 窗户:居室中供人出入的两扇门之间的部分,又称屏风。 蛛网:蛛丝结成的网。 杨花:柳絮。 【赏析】 《扇子诗》,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其时诗人已远离官场,寄情山水,过着隐逸的生活
【注释】 1. 扇子:古代一种用扇骨制成的小工艺品,也泛指扇子。 2. 鹅儿:大雁的叫声,这里指江边的大雁。 3. 一夜潮生水渐肥:潮水涨了一天一夜,江面渐渐变得宽阔了。 4. 桃叶渡:在杭州西泠桥附近。 5. 彩桥随处柳花飞:彩桥处处盛开着柳树的花絮,像飘洒着五彩斑斓的花瓣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首句“春江拍拍浴鹅儿”,描绘了一幅春江沐浴鹅群的画面,鹅群戏水,溅起水花
扇子诗 柳间坐锻嵇叔夜,过眼馀子何人哉。 卿亦安用识我辈,所见所闻无去来。 注释与赏析 1. “柳间”,指柳树下,是古人常去的地方。 2. “坐锻”,坐着休息、锻造,这里可能是指文人墨客在柳树下休息和讨论时的场景。 3. “嵇叔夜”,即嵇康,他以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著称,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4. “过眼馀子”,指那些只是经过眼前就消失的人或事物。 5. “何人哉”,意为“什么人啊”
注释:扇子诗 扇子,是一种古代的日用品,用来遮挡阳光或调节体温。这首诗以扇子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也不悲噫也不歌,只将恬淡养天和。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他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也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而是选择用恬淡的态度去适应这个世界。这种生活态度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团蒲徙倚谁呼觉,梦里分明被佛呵。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场景中入睡的情景。他躺在一团蒲草上
子佩青青得玉工,先生老矣舞雩风。 仙官便拟轻藜藿,我欲求为田舍翁。 诗句释义与赏析: 子佩青青得玉工 - 描述一个年轻人的清新和才华 - 子佩青:指年轻且有才华的人,"子佩"是一种古代的服饰,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或才能。 - 青青:形容颜色鲜明,通常用来形容年轻或生机勃勃的状态。 - 得玉工:意指这个人像玉石工匠一样,有着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才华。 先生老矣舞雩风 -
诗句输出:湖亭饮酒对新鹅,金错杯中卷白波。 译文:在湖边的亭子上,我与一群新来的鹅对饮,酒杯中的酒被轻轻搅动,激起了白色的波浪。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湖边亭子里,面对一群新到的鹅,用金错杯中的美酒与之对饮的情景。金错杯,一种精致的酒杯,可能镶嵌着金色的花纹或装饰。"卷白波"形容杯中酒液的流动,如同波涛汹涌。 赏析:此诗以湖亭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雅致的饮酒场景
注释: 扇子诗:这是一首描写扇子作用的七绝。 吐火生热风生凉,“吐火”是指扇面燃烧时,会发出红色的火焰,“生热”是指火焰会散发出热量,使人感觉凉爽。 自家富贵他人忙,“自家”指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他人”指的是外人。这里的意思就是自己享受着财富和地位,而外人却在忙于谋生。 不为求蛇熏老鼠,“不为”表示目的不在于此,“求蛇”是指捕蛇者捕捉毒蛇,而毒蛇是有毒的,用来熏老鼠是为了使其中毒而死。
霜后采摘橘子,叶子袅袅地随风摇曳,散发出秋日的芬芳。露水洗净的橘子,洁白晶莹,散发出宝光。 我冷得牙齿发颤,想吃这玉树琼枝般的橘子;手温润如水,想握着这洞庭香橘。 注释: 1. 袅袅(niǎo):柔弱的样子。 2. 齿冷:形容寒冷。齿寒,比喻人或动物因天气寒冷而打哆嗦,这里指因为冷了而感到牙酸。 3. 欲餐:想要吃。 4. 琼树玉:美玉,这里指橘子,因为橘子晶莹剔透像美玉一样。 5. 洞庭香
【注释】梅里:这里指梅花。算来大似输他眼,老去犹堪玩雪霜:意即虽然年老体衰,却依然有赏梅、玩雪的能力。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的绝句诗。首句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了人的“酸”,又把人的“舌”比作梅花,说梅花的香气先从舌尖上感觉到。次句进一步写自己品赏梅花时的情形。三句说梅花虽不如眼睛来得真切,但它却能让人感受到冬天的情趣,因而觉得值得欣赏。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