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诗句:东屯花恼只颠狂,五柳门前翠著行。 译文:在东边的田地里,花儿们因为被惊扰而变得疯狂不已,五柳的门前也显得绿意盎然。 赏析:诗人李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首句“东屯花恼只颠狂”,用“花恼”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东边田地中花朵因受惊扰而疯狂摇摆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生机。次句“五柳门前翠著行”,则通过描写门前五柳树翠色满园的景象
【注释】 白鹿山:指白鹿原,位于今陕西西安。萱花:萱草,又名忘忧草,古人用以象征母爱,或用作妇女的装饰。风馨:随风飘香。 庭萱岩桂:庭院中的萱草和岩石上的桂花。争秀:争相开放。观音净水瓶: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内藏甘露,用以洒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白鹿山上的萱草与岩桂。 首句“白鹿得萱花”即点明白鹿山有萱草。次句写白鹿山头的萱草,其特点就是随风飘香,故称“风馨”
【注释】毒露:瘴气。炎炎:形容天气炎热。海瘴:海上的瘴气。清秋:指秋天。聒:吵闹、喧哗。雨花:指天上的雨花石。银河:银河中的水,这里指泉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漱玉轩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毒露(即瘴气)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升腾,海中的瘴气在天空中飘扬。后两句则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地上的雨花石像天上的神仙一样清凉,用它挽取天河之水,把它变成像玉一般的清流。全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
注释: 1. 猜嫌:怀疑,猜忌。极口憎:极力诽谤、咒骂。 2. 布衫裹铁面生棱:穿着布衣,脸上却有铁色,形容面容严峻。 3. 乞与袈裟著:请求将袈裟赐予给他。 4. 画作西山十七僧:请画师为这七位僧人画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罗汉院画像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和尚们的敬仰之情。 一、二句“一任猜嫌极口憎,布衫裹铁面生棱”,描述了画中的罗汉形象。他们面容严峻,被世人误解和猜疑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担头活计任推移,前世生身后世知: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和因果循环的思想。"担头活计"指的是日常的劳作或任务,而“任推移”意味着这些工作随缘而来,不受个人意愿所控。"前世生身后世知"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前世)决定了其未来的命运(后生),暗示了一种宿命论的观念,即人的出生和经历是由前世决定的。 - 沥血山中留语句,至今橛上系驴儿: 此句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留下的话语或教诲
诗句一: 感事 请借三分势,仍分七路兵。 是儿虽乳臭,莫近吕蒙营。 1. 逐句释义: - 《感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忧虑国家治乱的情感。 - “请借三分势”:请求得到三分势力的支持。 - “仍分七路兵”:仍然分配七路兵力。 - “是儿”:指的是作者的儿子或自己年幼的儿子。 - “莫近吕蒙营”:不要靠近吕蒙的军营。 2. 翻译: - “请借三分势”:恳求得到三分势力的支持。 -
东湖探梅 短短青蒲浅浅沙,春风不隔水仙家。 一枝未报江南信,旋琢湖冰看雪花。 注释: - 短短:指梅花枝条细长。 - 青蒲:绿色的水草或浮萍,此处借指荷叶。 - 浅浅沙:指浅滩上的沙子。 - 水仙家:即水仙,一种水中生长的花卉。 - 一枝未报江南信:梅花枝未开,所以没有寄出消息告知江南(作者的家乡)。 - 旋琢湖冰看雪花:立即将湖面的冰雕成梅花的形状,然后欣赏雪花的美丽。 赏析:
【注释】 诸友:各位朋友。惜别:舍不得分手。夜坐德行堂:晚上在德行堂坐着饮酒,以表示惜别。德行堂:指官署内的书房,是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饮茶:饮茶作告别酒。一舟:一只船。海角:海边。天涯:天边。春信:春天的消息,此处指春天的景色。梅欲花:梅花将要开花了。莫道:不要说。别时:离别之时。无酒语:没有喝酒的话。剪烛:点起蜡烛。夜烹茶:夜间烹煮茶水。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与朋友惜别的情景
【注释】 邓通:汉文帝宠臣,后封为邓侯。因与文帝私通,又贪得无厌,文帝死后,他穷奢极欲,竟饿死在自家的府第中,被埋葬在洛阳北邙山上,史称邓通坟。城:这里指邓侯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古迹的诗。 首句“公上旧筑与云平”,写邓侯故宅的宏伟。 第二句“千载毡裘尚震惊”,说千年来人们仍对这座大墓感到惊异。毡裘指北方民族,这里借指中原。 第三、四句“多少金钱满天下,不知更有邓通城”。意思是
【注释】 眉州:今属四川省。郡圃,指官府花园或官家园林。稚柏:指幼小的松柏树。稚翠:嫩绿的颜色。绕池亭:环绕在亭子周围。他日:未来之时。摩挲:用手抚摸。考岁星:比喻松柏之坚贞不渝。须耐久:必须经得起长久的考验。春红:指桃花,因春季桃花开得鲜艳而称“春红” 。何必似冬青:不必像冬青(冬青树)那样只长叶子不长花。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