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谢浩然以梦告且赋诗见赠次韵复之二首 李石 步绕西湖九里松,归来诗句有新工。 旧游开眼谁同梦,又欲携君过浙东。 注释 缚草:比喻无用功,徒然。贤:贤能之人。绝韦:比喻断绝。老矣:年老了。三千子:指古代的一种计数法,表示很多。华表:古代的柱子,用来装饰和标志。五百年:形容时间长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态度。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
【注】武侯祠:即诸葛亮祠堂。 【赏析】诗的首句是说:风浪吹打着鼓角声,在蜀江上仍有战阵的遗迹。“犹有阵图存”是说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是那曾经发生过战争的江面仍然保留着当年的痕迹。 第二句是说:人们已经不在了,现在只剩下一些孩童在玩耍。“纶巾羽扇人何在”中的“纶巾羽扇”是指诸葛亮的装束和武器,这里指的是他已经去世。“眼看群儿戏棘门”中的“棘门”是指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刘备的家乡。
【题解】草堂是白居易晚年的居所,位于成都西郊百花潭之滨。 此诗写诗人在草堂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写诗人在百花潭畔转悠,只见疏松环绕,古寺荒凉;颔联写诗人独坐草堂,人迹已绝;颈联写诗人凭栏远眺,只见淡烟、暗日、马嘶和风声,一片萧瑟。 【注释】①草堂:指白居易晚年的居处。②转:徘徊、徜徉。③雕残:指寺院建筑的残破。④淡烟:淡淡的烟雾。⑤暗日:天色昏暗。⑥马嘶风:马在长嘶,风吹草动,发出沙沙之声。
【注释】 1. 漱玉轩(shùyùxuān):在江西吉安永丰县,是唐白居易所建。 2. 佳处:美好的地方,好的景致。 3. 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界增明矣:不久前春天的时候,祝寺的僧人很少修缮,现在他回来一看,视野变得更加明亮了。 4. 王和叟: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5. 刘曼卿:不详,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6. 石作观音像:指用石头雕刻成的观音像。 7. 通悟禅师手琢亦甚灵异
谢浩然曾为我作梦,我再次被召来,浩然有诗回应,我写两首次韵。 岩栖谁似昔人贤,好梦通灵莫浪传。 号召我今成再往,飞鸣君已及三年。 注释: 谢浩然:作者的朋友。 岩栖:隐居在山中。 昔人贤:过去的贤人。 飞鸣君已及三年:你的飞鸣已经延续了三年。 赏析: 这是一首以梦为题材的诗。诗人以梦境为媒介,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岩栖”和“飞鸣”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隐逸和奋发两种人生态度
诗句原文: 龙舟万骑入川来,天上鲛绡水府开。 译文: 龙舟上万骑勇士涌入江中,如同天上的云彩落入水中,形成一片如丝如缕的水幕。 关键词解释: - 龙舟:古代一种用船装载战士进行水上作战的交通工具。 - 万骑:形容人数众多,这里指的是龙舟上的勇士数量极多。 - 川来:指江流,这里用来比喻勇士们像江河里的水流一样汹涌向前。 - 天上:形容景象宏伟,好像云彩从天而降。 - 鲛绡
【解析】 “步绕西湖九里松,归来诗句有新工”:环绕着西湖的九里松,归家后的诗句更加精妙。 “旧游开眼谁同梦,又欲携君过浙东”:旧时游玩的情景在梦中再现,现在又要带着朋友去浙东。 【答案】 译文见《谢浩然以梦告且赋诗见赠次韵复之二首》。 赏析:此词为酬答友人之作。上片写自己归家后创作出新的境界;下片写诗人对旧时的游历充满回忆,并表达了要携友同游的愿望。全词意境开阔,情致盎然,是一首别具风格的送别词
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坚老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好友,他来访李白,一起讨论佛学。他们一边谈佛,一边朗诵《法华经》,气氛十分和谐愉悦。 八十童颠抹霜雪,琉璃碧眼莲华舌。 李白在八十岁时,头发都白了,但他仍然精神矍铄,像小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他说话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莲花盛开的声音。 不将象步蹴驴骡,坐与如来过小劫。 李白不拘泥于世俗的礼节,不追求物质享受
诗句:东屯花恼只颠狂,五柳门前翠著行。 译文:在东边的田地里,花儿们因为被惊扰而变得疯狂不已,五柳的门前也显得绿意盎然。 赏析:诗人李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首句“东屯花恼只颠狂”,用“花恼”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东边田地中花朵因受惊扰而疯狂摇摆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生机。次句“五柳门前翠著行”,则通过描写门前五柳树翠色满园的景象
【注释】 白鹿山:指白鹿原,位于今陕西西安。萱花:萱草,又名忘忧草,古人用以象征母爱,或用作妇女的装饰。风馨:随风飘香。 庭萱岩桂:庭院中的萱草和岩石上的桂花。争秀:争相开放。观音净水瓶: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内藏甘露,用以洒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白鹿山上的萱草与岩桂。 首句“白鹿得萱花”即点明白鹿山有萱草。次句写白鹿山头的萱草,其特点就是随风飘香,故称“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