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注释】 南衙:指南方的官府,即南司。 柔条(软条):柔软的枝条。 蜡梅:蜡梅树。 东皇:指太阳神,这里借指春天。 【赏析】 诗中通过对比描绘出蜡梅在霜白、霜青两种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美态:在霜白之下,蜡梅显得娇嫩而柔弱;而在霜青之下,则显得挺拔而刚毅。最后一句则是对春天的到来表示欣喜,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期待着春风吹拂下,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老大年光迫,纤花又一春。” - 关键词解释: - 「老」指时间的流逝; - 「大」表示时间之长; - 「纤花」可能指微小、脆弱的花卉,象征生命的短暂。 - 译文及注释: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一年春天的到来。岁月如梭,转瞬即逝,而春天的来临也显得尤为短暂。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时间的洪流中,无论多么坚韧的生命终将消逝,如同春天的纤花一样
【注释】 感事:感怀时事。 缀缀:花序密集的样子。 翘翘:指花朵下垂的样子。 金丝并玉条:形容花瓣如金丝般细长,似玉石般洁白。 酴醾(tú míng):茉莉、蔷薇、玫瑰等的花。 杨柳:指柳树。 结托:附着、依托的意思。 上青霄:飞到很高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写春末夏初时节的花卉盛开,以及它们在春天结束之际的盛况。首两句“缀缀复翘翘,金丝并玉条。”以繁密的花朵为意象
注释:在黎厅旁边栽柏树,生意茂盛让人欣喜。寒阶之上我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却无法达到顶端,只能齐腰站立。庭院中的柏树你知不知道?那就是从西域来的两代僧人亲手栽种的。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下,依然坚持不懈攀登寒阶上山的诗。首句“黎厅相并栽柏生意可喜”描绘了诗人在黎厅旁边栽柏树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第二句“一级寒阶不尽登
【注释】彭州:今四川彭县。细马:小而健壮的马。红妆:指花。名花:这里指牡丹。两鬓霜:指诗人自己,因为年老鬓发变白。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花为喻,写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其美好前程的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优美,感情真挚感人
【注释】 感事:感慨时事。金骑:指金兵的骑兵。办甲衣:准备战甲。书生:古代读书人。投笔砚:扔掉笔和砚台,表示不再做官,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军旅生活。随口说兵机:随意谈论军事机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时期看到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时所抒发的一种爱国情怀。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担忧。 “一水遮金骑,诸州办甲衣。”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的场景。金兵的骑兵如同一道水一样
【注释】 踏碓:舂米时踏动石碓。碓,石制捣米工具。 缫车并舍忙:缫车即缫丝的木机。蚕丝成后,要缫制成线,需经多道工序。这里说同时在缫车上忙碌。 雀桃:即樱桃。 莺粟:《诗经·小雅·小宛》:“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笺曰:“未睹其人,而意其人不至;及睹其来,则我心悦怿矣。”这里的“栗”指喜乐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春耕时节的繁忙景象。首二句写春耕
【注释】 感事:对时局有所感慨,有感而作。 茶寇征商急:指茶叶等商品因战乱被征收,商人急匆匆地赶路。 偷生蔽绿林:指在山林中躲避,偷偷生存。 江湖自有备:江湖上已有防备,可以安全地行走。 盗贼岂初心:说盗贼们难道会是真心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战乱时期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无奈。首句“茶寇征商急”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茶、货等物资都被征收,商人们不得不急忙赶路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春日里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惟妙惟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那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赏析】: 此诗首句“苔扫弥旬雨”,写春雨之后,大地一片新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第二句“花开数日晴,”写春天的阳光明媚,万物生长。第三四句,“蝶轻矜鬼翅,莺巧学僮声。”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轻盈地展示着它那神奇的翅膀;黄莺模仿着孩子们清脆悦耳的声音
注释:近日江西的战事,常常使军队感到震惊。不知道敌人如何布置,竟然敢对抗我们的军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紧张气氛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担忧和忧虑。首句“近日江西将”,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第二句“常兵已骇闻”,描绘了战争已经影响到军队的正常生活,引起了士兵们的恐慌;第三句“不知蜂虿陈”,表达了作者无法判断敌人的具体策略;最后一句“敢抗虎貔军”,则展示了敌人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