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
诗句:东方冥冥烟初生,晨光半敛含空明。 译文:东方的天空渐渐泛出淡淡的雾气,晨曦的光线在天空中轻轻摇曳,仿佛带着一丝神秘与朦胧的美。 赏析: 首句“东方冥冥烟初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诗人通过对东方天空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新一天。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富有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接下来是“晨光半敛含空明”
月夜过太白楼 ```plaintext天上余孤月,人间独此楼。 惟公堪一醉,与我共千秋。 碧树迷仙迹,青山忆旧游。 登临无限意,云水自悠悠。 ``` 译文: 在月夜下走过太白楼, 天上还残留着明亮的月亮, 而人间却只有这座孤独的高楼。 你能够独自畅饮,与我共度千秋。 碧树遮住了仙迹的痕迹, 青山唤起了对旧日游历的回忆。 登上楼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感慨, 云与水自然地流动着,自由自在。
【注释】 偶成:即兴之作。 江水:指长江。 谁知:哪里知道。 心:这里指诗人的心境。 烟波:江上的雾气和水波,泛指长江的水。 渺:远。 只为:只因为。 别离:离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日饮长江水”,是说诗人天天喝着长江的江水。次句“谁知江上心”,是说谁也不知道江上的心是什么滋味。三四句写江水浩渺无际,为离情而深,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写得平实质朴,自然流畅,感情真挚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午窗睡起间花落,酒香不解秋怀渴。茶铛风细炉烟清,半瓯绿浅浓如酪。 东坡酷爱密云龙,君之嗜好毋乃同。《茶经》熟读意未足,制器精巧非人工。 饮虽小道总师古,我宗杜康君陆羽。座上休夸醒酒功,酌久才知味甘苦。 品茶品水须两全,水清宜用活火煎。问君日试西湖水,何似金山第一泉
江东年少愁风雨,独立空亭望空渚。 行行江上止复去,烟水接天天不语。 自云作客沦风尘,可怜未识江南春。 前逐飞鸢后乌鹊,山木争号疑怒人。 天涯池馆多旧识,哀管繁弦泪如积。 日暮高吟动鬼神,曲终月落无人惜。 当时一顾劳孙阳,挺立奇骨腾龙骧。 精灵已与物摩荡,意气不为人飞扬。 十一年来霄路阻,慈孤爱割去乡土。 骨肉支离惊梦魂,云物高寒森极浦。 临歧未敢久延伫,似有旁人穷尔汝。 愁深难作欢笑言
相知乐今夕,华月共芳筵。 宁知君见爱,乃在三载前。 鸾鹤本同心,不计时后先。 感君期我厚,起坐为流连。 旨酒有余欢,何必罗清鲜。 天寒气萧瑟,倏忽驹影迁。 流云未得归,竟与回风旋。 此行君莫惜,江水深无极
怪雨盲风苦梦思,故人作吏久天涯。 全家渡海非吾意,万里腾声动主知。 烟树瘴消春晓日,鱼龙气静夜谈时。 可能豪荡还如昔,银烛高筵坐咏诗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 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 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
天上余孤月,人间独此楼。 惟公堪一醉,与我共千秋。 碧树迷仙迹,青山忆旧游。 登临无限意,云水自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