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注释】镂冰:刻冰,指制雪。叠雪:堆雪。斗轻盈:比试谁更轻盈。片逐银蟾:随月亮落下。落醉觥:使酒杯沾满雪花。惆怅:忧伤、怅惘。晚来风定后:风停之后,天色已晚。隔林横笛两三声:在树林的那边传来一阵阵横笛声。 译文及赏析: 《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此诗以咏梅为题,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挺立,洁白如玉,清香远溢,幽独高洁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高傲岸的性格;同时借助对梅花的赞美
【注释】 梅花集句其一:即“咏梅”,取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四八:指农历四月八日。 司空见惯浑闲事,一夜相思笑玉川:指司空图(字表圣)对梅花的观察与感受。司空图是唐代诗人,以咏物诗著称,有“诗中有画”之称。 【赏析】 此为一首咏梅诗。首句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次句写梅花盛开在宫殿中,有神仙守护。三、四两句写司空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认为司空图对梅花已司空见惯了,所以不觉得稀奇
【注释】蕙兰枯萎,菊花凋零。春天到来之前,先作断肠的媒人。我因骚经而羞愧,但当节令来临的时候,终究会开花的。 【赏析】诗人以梅花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虽然遭遇政治挫折仍保持高尚情操和不屈气节的思想情怀
诗句原文: 水边遥见久停桡,似与诗人破寂寥。 两岸严风吹玉树,莫教虚度可怜宵。 注释: - 在水边远远地看到船桨已经停止了划动,仿佛是诗人打破了寂静的空寂。 - 两岸狂风呼啸,犹如玉树临风,让人不要白白浪费这美好的夜晚。 译文: 水边的远处看到船桨停止划动了,仿佛是诗人打破了寂静的空寂。两岸狂风呼啸,犹如玉树临风,让人不要白白浪费这美好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边的景象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吹杀梅花影里灯: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夜中的景象,梅花在微弱的光芒中显得格外脆弱,仿佛被风轻轻吹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命力的赞美。 2. 凄凉一似观堂僧:这里“凄凉”一词形容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而“观堂僧”则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寺庙
淡烟疏雨又青山,月映横枝古涧寒。 十日笙歌一宵梦,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释 淡烟疏雨又青山:淡烟和疏雨,笼罩着青山。 月映横枝古涧寒:月亮照着横斜的树枝,使幽深的山涧也感到寒冷。 十日笙歌一宵梦:十天里笙歌声不断,一夜如梦。 无人起就月中看:没有人在月下起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看着月光照耀下的青山和古涧,心中涌起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注释】 疏疏:稀疏的样子。阳和:指暖阳,春日里的温暖阳光。留:留住。笙歌:音乐,泛指歌舞。 【赏析】 此诗为梅花诗中的佳作。《全唐诗》卷五七四收有《题王右军画兰》,诗云:“素艳风霜里,幽香雪月间。不须持玉管,何用写冰纨?留客看花赋,吟情入墨闲。不知王右军,今复见卢攀。”此乃咏梅诗中另一首名作。《梅花集句其一》:“疏枝发阳和,月冷高台影在波。”此句是说梅花枝条稀疏疏落,却能发出温暖的阳光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就泥沾处衬芳尘,忆昔争游曲水滨。 疏影暗香如昨日,东风二十四回春。 注释:就着泥土沾湿的地方衬托出芬芳的香气,想起过去与友人在曲水流光边游玩的情景。那稀疏的影子和淡淡的香气仿佛就在昨天,而东风吹拂了整整二十四次春天到来的时候。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缅怀和留恋之情。上片以梅花为景,描绘出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梅花落瓣沾污泥土
【注释】 子美:即杜甫。 黄四娘:杜甫有一首《咏怀古迹》诗,其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后人据此想象出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黄四娘,是杜诗中唯一的女性人物。 裛(yì):沾、浸湿。 瑞龙香:相传古代有一种龙涎香,香气馥郁,能辟邪恶。诗人用此比喻黄四娘身上的香气。 妆梳:打扮修饰。 【译文】 黄四娘的美貌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一身新浴后散发出的香气。 她觉得时世的妆容太浅
【注释】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为题。 𩰀松:指松树的枝条。玉刻:用玉石雕刻。 等闲:轻易。 笼解盛:用笼屉盛放。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枝盛开的梅花。诗人在写梅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梅写得有情有义,生动传神。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先写枝,再写花,最后写人,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前两句写梅枝,突出梅花的坚韧不拔。后两句写梅的盛放,表现其傲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