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诗句释义 1 皇帝致斋:这是一首描述古代皇帝进行宗教或祭祀活动时的场景诗。"皇帝致斋"意味着皇帝开始斋戒,准备进行重要的宗教或祭祀仪式。 2. 一夜飞花满帝城:描述了一夜之间,花朵飘落满城的景象。这里的"飞花"可能指的是花瓣或者花朵的落下,而"满帝城"则表达了这种景象的广泛性和壮观。 3. 晓看玉殿月笼明:在清晨,皇帝观看月光照耀的宫殿,形容其美丽和庄严。"玉殿"可能指皇宫中的宫殿
谁识金仙抱送时,年年惟有早梅知。 只今不负调羹信,造化工深物自私。 注释:谁能理解金仙的怀抱和命运?每年只有早梅能够感知到。现在我已经不辜负那些给予我信任的人,他们深知造物主的心思,偏爱自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金仙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金仙的深深理解和感激之情。诗中的“谁识金仙抱送时”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金仙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注释: 涉五经旬一风雨,三边安帖屡年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经过五个月的时间,这里经历了风雨和阳光的交替变化,边境地区也得到了妥善的治理,连续几年都取得了丰收。 但知风虎云龙会,不见弥缝辅赞功。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知道有风虎、云龙这样英勇的人物会聚在这里,但却看不到他们辅助朝廷,辅佐皇帝建立功勋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黄参政寿诞的诗。诗人通过对黄参政一生功绩的回顾
【注释】 皇帝致斋:即皇帝斋戒。 丁当玉佩趣班齐:指在斋戒的当天早晨,皇帝要佩带玉器,到太庙或先祖祠堂去祭拜祖先,然后才斋戒。 山立千官请致斋:指朝中官员都来向皇上行礼致敬,表示对天子的尊敬,请求皇帝开始斋戒。 见说内家清似水:据史书记载,唐代皇宫中宫人的生活清苦,像流水一样清澈。 多时排当不曾排:很长时间没有排练歌舞,也没有排演戏剧,形容宫中生活十分简朴。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赏析。这是一首端午帖子词,内容是说皇上在殿中驾言康寿,排备凉亭与月台,此句写皇上驾言康寿,排备凉亭与月台;下句说此去天中才半月,从今日日要花开,这两句写皇上驾言康寿,排备凉亭与月台,而此去天中仅半月,所以希望从今日起,每天都能花开。 【答案】 圣寿阁端午帖子 驾言康寿殿中来
【注释】 皇帝致斋:皇帝斋戒,以示虔诚。 圣主忧勤二纪年:圣明的君主为国家忧虑操劳了两纪年(24年)。 宸心久已格皇天:皇帝的心意已经感动了天帝。 五风十雨如何报:以五谷丰收来报答上天降下的风雨。 八陛圆坛具告虔:在八阶的圆形祭坛上恭敬地祈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敬意而写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皇帝的仁孝之心,以及他的治国之策。 第一句“圣主忧勤二纪年”描绘了皇帝为国家操劳的形象
注释: 人间元自有三山,不在虚无缥缈间。 天上的三座仙山本来就存在于人间,并非虚无缥缈之间。 山上仙人圯上老,一编亲辅汉龙颜。 那些生活在山上的仙人都是从秦皇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他们用一卷经书来辅助汉朝皇帝,使汉武帝能够拥有龙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黄参政的赞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黄参政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诗人通过对黄参政在人间的存在以及其辅佐汉朝的历史功绩的描绘,展示了黄参政的伟大形象
``` 皇后閤春帖子龙楼问寝正鸡鸣, 玉佩丁东晓气清。 春入椒房偏起早, 三茅观里未钟声。 译文: 龙楼中皇帝正在询问起居,听到鸡鸣声开始一天的工作。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春天已经悄然到来,而皇宫中的椒房殿也比其他地方更早地迎接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在三茅观的深处,钟声还没有响起,但整个宫廷已经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清晨时分的日常生活和宫廷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理解诗句意思,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去进行分析。此首诗为端午日的祝辞。第一句“久瞻黄屋见尧心”中的“黄屋”“尧心”是古代帝王的车舆与天子的心性。这里以黄屋比喻皇帝,说皇帝像尧一样圣明,久瞻之,可见其爱戴之意。第二句“尽把薰风入舜琴”中的“薰风”指和风。这里的熏风是指皇上的德泽,它已经渗透到舜的琴瑟之中了。第三句“至乐殿中香一炷”
【解析】 此诗是作者对端午佳节的赞颂,也是对屈原精神的歌颂。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端午的主题,且以“傍”“映”“知”“吹”为关键词,将端午节日的风俗与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傍阶葵萼倾红日”中,“傍”意为靠近;“葵”即葵花,此处借指端午节日;“萼”即花托或花瓣;“倾”意倾斜、倾倒,用来形容葵花盛开之景。“鱼戏亦知天意乐”中,“戏”意为游动;“亦”表判断的语气词,相当于“也”;“知”意为知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