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注释】阴天密叶,黄鹂鸣叫,是乐事;圣寿阁端午帖子,是皇宫中的一种节令性小报。 “永日”,指长日,即长时间。留连,留恋。史帙,古时装书的木简,这里指书。薰风,暖风,这里比喻皇帝的恩德。琴丝,指琴弦。 【赏析】《圣寿阁端午帖子》,唐玄宗所作。此诗首句写宫中端午帖子之乐事;次句点出端午帖之由来;三句写端午帖之内容;结二句写端午帖之影响。 全诗写端午帖之事和所感,语简意明,情真意切,读来令人心醉
【注释】 1. 皇帝閤春帖子:即皇帝的贺春文。閤,指皇帝居所。春帖子,为祝贺春天到来而写的诗文。 2. 甲子:用干支纪年。 3. 天启运:上天开启运道。 4. 汉中天:指汉朝的盛世。 【赏析】 这首贺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作者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协风初转斗杓旋”,描述的是春天的到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景象。这里的“协风”指的是春风,是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的象征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雪融鳷鹊金铺暖 - 注释: 雪融化后,喜鹊在金色的装饰物中筑巢。 - 译文: 随着春天的到来,积雪融化,喜鹊们开始在铺满金银丝的屋檐下筑巢。 2. 冰泮蟾蜍玉漏迟 - 注释: 冰已经融化,蟾蜍在玉石制成的计时器中报时(这里指古代的时间单位)。 - 译文: 随着冰雪的消融,月亮逐渐升起,蟾蜍在玉石计时器上滴答作响,提醒人们时间已经推移。 3. 寿却两宫春日酒 - 注释:
【注释】 皇后閤:皇后的寝室。 春帖子:皇帝在立春日颁布的诏书。 柔桑枝:柔弱的桑树枝条。 春风:春天的和风。 圣人见说常躬俭(lǎn),拟助君王赏战功:圣人看到陛下总是亲自节俭,准备协助陛下奖赏战场上的战功。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诏诗,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庆贺南唐后主李煜即位而作。这首诗表面上赞美了南唐后主对联欢宴、赏赐、歌舞、游冶等享乐生活的纵情声色,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李煜的不满和反感
【注释】 太上:道教的尊称。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艾枝:一种草本植物。 簇:丛聚。虎斗:形容气势如虎。 时新:刚摘下来的。 巢龟:指乌龟。 荐:进献,奉献。 乐事:快乐的事。 天中:天正中。这里指正午时分。 佳节:美好的节日。 天申:即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端午节的。端午,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挂艾枝、菖蒲等风俗。诗人以艾枝
【注释】: 靓妆——盛装。 艾叶——一种香草。 扇子——古代的一种轻便的扇子。 【赏析】: 《圣寿閤端午帖子》是一首描绘端午节日习俗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端午节日的重视和庆祝方式。首句“宫人晨起靓妆梳”,描绘了宫女们早晨起来,开始打扮的场景。接着,“艾叶菖花献颂馀”描述了她们向皇上献上艾叶和菖花的情景。最后一句“团扇裁成留不画,应时只乞圣人书”
皇帝閤春帖子 清台方奏五星明,又见春盘忆两京。 见说黄河方混混,翠华来复始教清。 注释: 皇帝閤春帖子:皇帝在春天的阁中发布春天的诏令、赏赐。 清台:皇宫内的楼阁,这里指皇帝居所。 奏:献上。 五星明:天上五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明亮。 两京:指唐朝的两个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 见说:听说。 黄河:黄河水势汹涌澎湃。 混混:形容河水流动的样子。 翠华:皇帝的仪仗队伍。 始教清
【解析】 此为宫词,是咏宫廷中女子的。 太上皇后:唐代宗室之女,唐德宗之妹,唐顺宗的妃子,唐文宗的皇后,即元和帝后。閤春帖子:皇宫内的一种装饰画,贴于屏风。“金花”指彩胜。彩胜是一种用五色纸剪成的各种图案,缀在衣服或帽带上。“白玉卮”,盛酒器,以玉制成。“祝圣人”意在祝福皇帝长寿。“闻道瑶台花有信”,据说瑶台山上的花能够报时,所以称颂宫中花卉繁茂,象征皇帝圣寿延绵。“宜春更有八千春”
紫宸殿下迎春仗,德寿宫中家庆图。 帝有双亲齐万寿,天教五岳总三呼。 注释: - 紫宸殿:古代宫殿名,位于皇宫中,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 迎春仗:迎接春天的仪式,通常在春天到来时进行。 - 德寿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象征长寿和福气。 - 家庆图:描绘家庭喜庆的画面或图画。 - 帝有双亲齐万寿:皇帝拥有两位父母,都祝寿万寿无疆。 - 天教五岳总三呼:上天教导五位山神共同为皇帝祈福
【注释】 太上皇后: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氏(讳武则天),号“太上皇”。 春帖子:皇帝赐给大臣的春日贺礼或书信。 崆峒山:在甘肃省平凉市西,相传黄帝曾在此得道成仙。 阆苑: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蟠桃:传说中的仙果。 春风:指春天。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唐高宗时,太上皇后王氏所获的一封春帖,上面有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书写的诗句:“春光明媚好风光,正是花开柳绿时。若到蓬瀛寻寿域,桃花洞口种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