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绍体
诗句释义与赏析: 夜出湖口 - 云连天远水连云:“云连天远”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天空,云层厚重,仿佛与天际相接。“水连云”则形容湖水与天空相融,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天边的云朵,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 一片天光欲半昏:“一片天光”指的是天空的颜色,可能是黎明或黄昏时分,光线柔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欲半昏”则暗示着这种光线即将消失,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中秋后二夜对月 中秋之夜,月光明亮如洗,万里霜雪般的皎洁。人们常说阴晴变化无常,没想到这清冷的月光能延续整夜。 有情之人与我相伴,共赏明月。书中古今之事,我都能了解。玉华婵娟映照我鬓眉,冰澌的晶莹剔透,照亮我心中的肝膈。 风流倜傥如仙娥,身着缟衣练裳,宛如刚洗过的。酒酣之际,颠倒众生欲结交,灯火微弱时,我似乎在躲避宾客之位。 出门露气已消散大半,微风西来荡漾着虚碧。中天如镜悬挂着
注释: 步虚影里云璈举,精诚上对东皇语。 蓬莱拂槛多飞云,西风吹作人间雨。 田家谁不知公勤,千里欢声公亦闻。 早禾登场晚禾实,公庭如水清无尘。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越帅汪焕章的,表达的是诗人对其勤奋的赞美。首句"步虚影里云璈举"形容他在仙界中的身影,仿佛仙乐悠扬,形象生动。第二句"精诚上对东皇语"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尊敬和信任,相信他能够传达给东皇。第三、四句"蓬莱拂槛多飞云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荻花风里桂花浮,万竹生云翠欲流 - 释义:在秋风中,荻花和桂花似乎漂浮着,竹林茂密到仿佛能与云端相连,绿色欲滴。 - 注释:荻花(一种水边植物),桂花(秋季的花朵),万竹(众多竹子),生云(形容景色如云般壮观)。 - 翻译:随着秋风,荻花和桂花随风轻轻飘动,竹林密集得仿佛云雾缭绕,生机盎然。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秋风、落花、繁竹、云雾
注释: 1. 远近山光浓淡中,晓云零乱越湖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远处的山峰在阳光和云雾的映衬下显得层次分明,而近处的山色则显得朦胧。天空中的云彩随风飘荡,形成一种凌乱的景象。越湖上的微风拂过水面,带来了清凉的感觉。 2. 飞来几点浴佛雨,湿住杨花粘落红。 这两句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雨点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落在佛像上,使得佛像显得更加神圣。同时,雨水也打湿了周围的杨花
诗句释义: 1. 黄友载酒鉴湖:黄友载(可能是一个人名)带着美酒来到鉴湖。 2. 云细风柔雨后天:天空中的云很细腻,微风柔和,雨后的天空晴朗。 3. 两三飞鹭点晴川:几只飞鹭在晴朗的江面上飞翔。 4. 小舟稳泛疏帘静:小船在宁静的水面上平稳行驶,透过稀疏的帘子看外面很安静。 5. 着我闲身坐少年:我带着闲适的身体坐在年轻人中间。 译文: 天边的云丝般细腻,轻柔的微风拂过,雨后天空放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23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春天,在湖上所作。诗人以渔夫的身份,自况于“闲吟客”,表达了他与世无争的旷达情怀。全诗写景抒情,浑然天成,不事雕琢,而意境清远。 “晚出湖上”一句,点明时间是黄昏时分,地点是湖上。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也点明了此为闲适之作,非应景应酬之文。次句中“依稀”写出云树之状,给人以朦胧感;“自作行”三字,更显出诗人游兴之浓。“烟波浩渺”二句
注释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指杭州西湖美景如画,过去已有杨花柳絮,芙蓉荷花,如今又有楼台亭阁,园林建筑,更加富丽堂皇了。 莫遣游人鼓吹来:不要让游客奏乐歌舞,使湖光山色受到破坏。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杭州西湖的自然风景之美。首句“杨柳芙蓉旧日栽”,指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美不胜收,就像杨柳和芙蓉一样,旧日就已经栽种在那里了。次句“近来堂宇更安排”
秋夕湖上 云边雁影半浮沉,一片征帆万里心。 水月光涵疑雪夜,小舟乘兴欲山阴。 注释: 秋夕湖上:秋天的夜晚,作者在湖上赏景。 云边雁影半浮沉,一片征帆万里心。 云边的大雁影儿时隐时现,一只孤寂远行的帆船在万里之外。 水月光涵疑雪夜,小舟乘兴欲山阴。 水面上的月色如同积雪一样洁白,乘船的人兴致勃勃地想要到达山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注释: 偏门湖上:指偏门湖上的景色。 秦陆:泛指秦淮河畔,即今南京的秦淮河。当年行乐地:指当年是人们游乐的地方。 依然耕钓水云乡:仍然像以前那样,在水云缭绕的乡间耕种和垂钓。 伤心寂寞东风里,露草烟花空自香:独自在东风中感到悲伤和寂寞,那些露水草花却空自散发着香味。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南京游览秦淮河畔时有感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景象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叹。首联回忆了当年的繁华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