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绍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是基础题,也是经典题型。解答此题,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天章桥”“译文”“赏析”等要求,然后把握关键词句,分析诗句意思及情感基调,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天章桥:指杭州西湖的天竺六桥。天竺山有六座山峰,因名天竺。山上建有佛寺,称为天竺禅院。这里泛指西湖风景胜地。 译文:画桥的人很少,杨柳飘絮在静静的湖上,小溪边摆开了卖酒的小摊。 淡淡轻烟笼罩着绿树和花阴
【注释】 过江心寺:即过江心寺诗。 寺带长江山作围,塔峰相对立涟漪。 寺庙靠近长江,长江像一堵墙一样环绕着它,寺后的山峰与塔峰相对耸立,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波澜。 好风吹浪舟行急,正是午潮初长时。 江面吹来一阵好风,掀起的波浪使小船行进得又快又急,正值中午时分,江面涨水,潮水上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近景,后两句写远景。 “寺带长江山作围”,点出了江心寺的位置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稻镰影尽云垂野,衣杵声高月满空”的意思是:田野间稻镰倒映在天幕上只剩下了轮廓,而那洗衣的棒槌声却响彻夜空。“稻镰影尽云垂野”,从视觉角度描写秋日景象;“衣杵声高月满空”,从听觉角度写出了秋夜的情景。 “春在万家歌笑里,不知亭上有秋风”意思是: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的歌笑声中,却不知道亭上的我正为秋风所困
西湖即景 笑倚东风看画船,晴天如水水如天。 酒旗高处玉骢急,万树垂杨一抹烟。 注释: 1. 笑倚东风看画船:在春风中笑着倚靠在船边欣赏风景。 2. 晴天如水水如天:晴朗的天空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3. 酒旗:酒馆的旗帜。 4. 玉骢急:形容马跑得很快,好像一匹白色的骏马。 5. 万树垂杨一抹烟:杨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仿佛烟雾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景象。诗人在晴朗的天气下
夜半横空一片云,云边明月带疏星。 松关露重惊飞鹊,荷渚风轻低度萤。 粟缀嫩黄怀老圃,酒篘新绿见虚亭。 秋吟不作相思调,许我西湖伴醉醒。 这首诗以“浸碧亭月夜”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翻译及赏析: - 夜半横空一片云: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天空中飘浮着一片云彩。 - 云边明月带疏星:云层之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稀疏的星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旱中早起》。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旱灾发生时,通过劳动来发泄对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降雨的期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桔槔声里恨难平,似诉民劳彻上清。 注释:桔槔(jiè gē)是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通常由木棍和绳索组成,用来提水到高处。这里的“恨难平”意味着作者看到农民在恶劣天气下辛勤劳作,内心充满了同情。他仿佛能够听到桔槔的声音
【注】山台:即“山亭”,指山中亭子。 春晓栏干无数山, 春晓时,站在山亭上,看山下的群山。 山云浓淡去来间。 山中的云雾在山间缭绕着。 湖光一片东城外, 湖水波光粼粼,映照着东城墙。 鸥鹭相亲风日寒。 湖上的鸥鸟与岸边的水鸟相互亲近,在寒冷的风日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群山、浓云、湖水、飞鸟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山与城、风与日
注释:袁宫正在讲述饮湖西湖的故事重吟坡老芳鲜句,饮客西湖半醉中。在吟诵着苏轼(坡老)的优美诗句时,我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位饮客,沉醉在西湖的美丽景色之中。 一段风光带秋色,瘦荷疏柳嫩芙蓉。西湖的美景如一幅画卷,展现出秋天的气息和特色。湖边的荷叶已经变得稀疏,柳树也显得有些憔悴,而芙蓉花却依然娇嫩欲滴
注释:每年春天,我在客居之地欣赏西湖的美景,不管今年旅行多么艰难。当我走到西湖时,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万重杨柳依傍着栏杆。 赏析:这是一首写春游西湖的诗。首句点明题意,次句写自己不管旅途艰难,也要到湖边赏春。第三句承上而来,说到了西湖,就见到柳色青青,杨柳依依。最后一句写柳树多,栏杆也多,是西湖的特点。这首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流畅如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作品,全诗如下: ``` 云阁凭高起暮愁,西风吹作帽檐秋。 烟林回薄地欲转,水国苍茫天共浮。 富贵从来联后乘,行藏何处借前筹。 东篱又负黄花约,新月光中一献酬。 ``` 译文: 云阁倚靠着山头,我凭高远望,却只看见暮色中的愁云。西风吹来,将我的帽子吹得如同秋天般寒冷。烟雾缭绕的树林仿佛在旋转,水天一色的国度在天与地之间漂浮。富贵之人从来都是追随先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