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阁凭高起暮愁,西风吹作帽檐秋。
烟林回薄地欲转,水国苍茫天共浮。
富贵从来联后乘,行藏何处借前筹。
东篱又负黄花约,新月光中一献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作品,全诗如下:
云阁凭高起暮愁,西风吹作帽檐秋。
烟林回薄地欲转,水国苍茫天共浮。
富贵从来联后乘,行藏何处借前筹。
东篱又负黄花约,新月光中一献酬。
译文:
云阁倚靠着山头,我凭高远望,却只看见暮色中的愁云。西风吹来,将我的帽子吹得如同秋天般寒冷。烟雾缭绕的树林仿佛在旋转,水天一色的国度在天与地之间漂浮。富贵之人从来都是追随先人的足迹,我的行走和停留在哪里,又依靠什么?我又辜负了东篱下黄菊的美酒,在月光下将它献给它。
注释:
- 云阁: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 暮愁:黄昏时的忧愁。
- 帽檐秋:指风中带凉意,如同秋天般的帽子。
- 烟林:烟雾蒙蒙的树林。
- 薄地:轻薄的土地。
- 水国:泛指水域国家,如江湖、江河等。
- 苍茫:辽阔无垠的样子。
- 行藏:指行为和处世之道或策略。
- 前筹:先前的谋划。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这里指诗人自己的住所。
- 黄花约:指赏菊之约,这里指诗人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真如阁时所感受到的美景和情感。首句“云阁凭高起暮愁”,以云阁为背景,诗人凭栏远眺,但只见到暮色中的忧愁。这种景象使得诗人不禁感叹:“西风吹作帽檐秋。”西风吹来,似乎连帽子都感到了秋天的凉意。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周围的景色:“烟林回薄地欲转,水国苍茫天共浮。”烟雾笼罩的树林仿佛在旋转,而远处的水天一色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在接下来两句中,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富贵从来联后乘,行藏何处借前筹。”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富贵的追求和人生道路的思考。他认为富贵之人总是要寻找继承者,而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又需要依赖于先前的策略。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最后两句则回到了现实之中:“东篱又负黄花约,新月光中一献酬。”诗人再次提起了东篱下的菊花,以及自己在月光下向它献上的一杯美酒。这里的“献酬”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表达。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真如阁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