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绍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松柏苍苍荫碧澜,碧澜深处有龙蟠。 - "松柏苍苍":形容松树和柏树茂盛、苍翠挺拔的样子。"荫"意为遮蔽,"碧澜"则是指清澈的水面或山涧。整句诗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观,其中松柏茂盛,树木繁密地生长,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碧澜深处有龙蟠":在这片绿色的屏障之中,隐藏着一个隐秘之地,仿佛是龙盘踞的地方
午坐 疏竹墙头半粉青,盆池荷小欠浮萍。 虚檐槐影日亭午,醉倚栏干莺唤醒。 注释: 午坐:中午时坐着休息。 疏竹墙头半粉青,盆池荷小欠浮萍:稀疏的竹丛覆盖了墙头,一半呈现出淡青色,荷花在盆中生长得很小,缺少漂浮的水草。 虚檐槐影日亭午,醉倚栏干莺唤醒:空荡的屋檐下槐树的影子映在亭子上,太阳已经升至正午,我醉酒后倚靠在栏杆旁被鸟儿唤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午后时分坐在庭院中休息的场景。首先
【注释】 竹西:即苏州,因有竹树而得名。午坐:午后在庭中静坐。桧(guì)树:指柏树。参差:参差不齐,形容树高低错落。甜风爱日:清风和煦、阳光明媚。透疏棂(líng):透过稀疏的窗户。湘斑:湘妃石上的斑纹。高下书声:指从高处到低处传来的不同声调。细听:仔细倾听。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闲适宁静的下午庭院图景。首句写景,以“参差”、“翠满”两词勾勒出院内树木苍翠茂密的景致;颔联写人
这首诗是韩愈的《竹隐亭》诗,全诗如下: 秋浦星郎旧隐居,石巢长伴竹萧疏。 寒窗细酌月来往,暑槛残编风卷舒。 砚滴净涵天地秘,炉烟闲接水云虚。 风流格调今犹在,有子挑灯读父书。 注释: - 1. “秋浦星郎”:这里指的是韩愈,因为韩愈号“韩吏部”,又因他常戴星而归,所以被称为“星郎”。秋浦是地名,可能是他的籍贯或出生地。 - 2. “石巢长伴竹萧疏”:这里的“石巢”可能是指一种用石头做的容器
释义: 病骨棱层看岁月流转,新凉还透入旧窗纱。 早晨醒来听人说话,一夜西风吹落桂花。 注释: 1. 病骨棱层:形容身体瘦弱,骨头突出的样子。 2. 阅岁华: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时间。 3. 新凉:新的凉爽的感觉。 4. 还入旧窗纱:指新凉的气息透过窗纱进入室内。 5. 晓来睡觉听人语:早晨醒来时听到人们的对话声。 6. 一夜西风折桂花:西风吹动,使得树上的桂花被吹落。 赏析:
【注释】 当:应当。人日:农历正月初七,相传是女娲造人的日子。元宵:即灯节,正月十五夜的节日。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阳历3月20左右,但因阴历与阳历不同,所以具体日期每年有所变化。灯花:指元宵佳节夜晚室内点灯时,灯光照在窗纸上形成的花纹。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他乡,望家信未至而作,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和思归之情。 首句“一封寄去当人日”
【注释】 夜读:夜晚读书。 满床书籍:指满屋子的书本。 卧龙: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灯烬:燃尽的灯芯。落红:灯芯落下的余烬。 烟缕:灯芯燃烧所留下的一缕缕青烟。碧:浅绿色。 五更风雨咽疏钟:五更时分,风雨交加,声音低沉,仿佛在吞咽那稀疏的钟声。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深夜读书时的情景。首句“满床书籍夜从容”,写出了夜深人静之时,书房里堆满了书卷,诗人在悠然自得地阅读着
这首诗是诗人在雨后到芙蓉村时所作。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雨后到芙蓉村:描述了诗人在雨后抵达芙蓉村的情景。 - 又上篮舆去:表示诗人再次乘坐小车前往芙蓉村。 - 西风暂放晴:说明天气从雨中转晴,西风开始缓和。 - 雾深孤屿没:描绘了在雾气浓重的环境下,一座孤零零的小岛变得模糊不清。 - 日薄片云明:形容太阳光线微弱,只有薄薄的云层透出些许阳光。 - 诗思通山色
注释: 寄谢周西麓国博:写给周西麓(国博的字)的诗。 三年涕血渍槃(pán 盘)蔬:三年来泪水和血迹洒在盘子里的食物上。 蓬首春风未欲梳:形容头发散乱,懒得梳理。 客病屡惊几死去:因为疾病而多次惊吓到快要死亡。 母慈常念有生初:母亲总是念叨着人刚出生时的慈爱。 乞文西麓标铭墓:请求周西麓在墓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立石东山伴倚庐:在东山上立石,陪伴着简陋的房屋。 恩到九原那可答:恩情到达了九泉之下
双溪风月只当年,客梦寻君屡慨然。 万里青云谁览镜,一窗黄卷自鸣鞭。 注释:双溪的风光和月色只有当年的我们才熟悉,每次做梦都在寻找你,心中充满了感慨。 万里青云谁览镜,一窗黄卷自鸣鞭。 注释:我在万里之外追寻你的身影,而你在窗前研读儒家经典,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响鞭。 病馀念此怀忧乐,醉里从其号圣贤。 注释:我病后回忆起这些往事,心中满是忧虑和快乐。在醉酒中也试图模仿你,自称圣贤。 多少离情那写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