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绍体
长忆杨花归路春,最怜雪玉苦吟身。 蓬莱风日想依旧,为问细论谁可人。 注释:我常常怀念那些飘散在春天归路上的杨花,最怜惜的是你那如雪般洁白而又像玉一般晶莹的身体。蓬莱山的风和日丽似乎还跟从前一样,不知你近来过得如何?是否还记得我们曾共同讨论过的问题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陈平父的怀念之情。首句“长忆杨花归路春”,以杨花自比,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次句“最怜雪玉苦吟身”,用雪玉比喻陈平父
注释:百岁高龄的老人,还在梳头打扮,珍惜这红润的面颊,映着雪花。天下谁有如此高超的画技,让他来为寿星画像吧。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兼叔上舍母亲深深的祝福和崇敬之情。诗句中“珍重酡颜映雪肤”赞美了母亲的美貌,“倩渠描作寿星图”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将母亲的美丽永远留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 东归:指李好谦要回原籍。行李:行装,指李好谦的行囊。一编书:指一包书。熏风:暖风。鉴湖:在浙江绍兴。 扁舟:小船。忆君处:指怀念友人的地方。藕塘:池塘里种莲藕。相扶:相互扶持。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平实朴素,意境清新淡雅。 首句“东归行李一编书”,起笔就写了李好谦的行李,说明他是从东边回来的
注释:在北固峰前的多景楼上,可以尽览南州美景。 单车六月行海陵之路,看了江山胜景才归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戴子安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戴子安经过的北固峰前多景楼,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夏日海陵路的景象,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游天庆观后所作。 “题天庆观”三字为诗题,以下为正文。 首句“淡云疏雨嫩凉天”,写初秋的气候特征,给人以凉爽的感觉。淡云、疏雨,说明天气不晴,也暗示着作者心境之郁闷。嫩凉,即清凉之意,点出季节。这一句中,有四个关键词:“淡”、“疏”、“嫩”、“凉”。淡,指天色,淡淡的云;疏,指细雨,稀疏的落雨。嫩,指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凉,指气温
注释: 1. 高九万:即高适,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2. 浙江东:浙江的东部地区。 3. 身事长嗟似转蓬:身体事情常常像随风飘摇的蓬草一样,感叹世事无常。 4. 梅天:指农历二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同时也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5. 相思还在雨声中:即使身处异地,彼此的思念依然如雨滴般连绵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注释】 送胡五九丈:为胡五九饯行。 长记秋时:记得那年秋天。病作魔:病得厉害,如恶魔一般。 频来看我:多次来看我。谢君多:感谢你多。 只今未别先成梦:现在还没告别却已做上梦。 梦觉争如既别何:醒来后觉得不如已经分别更好。 【赏析】 是作者在送胡五九的临别赠言。首联点出送别的原因——诗人与胡五九同病相怜、肝胆相照的深厚友情。颔联写自己因疾病而频频来拜访,以表谢意,并说明为何如此频繁
【注释】 万里:一千里,这里指故乡。 柳一堤:柳树成行排列的堤岸。 长条折与记分携:柳枝被折断了,用来作为分别时的礼物。 禹洞龙丘:相传是夏禹治水的地方,也有人说是指龙山、龙丘山。 认旧题:在禹洞龙丘山的石壁上刻下“禹穴”、“龙丘”等字,以示怀念。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好友叶敬叔而作。首句写离别时的景色,春风拂过柳树成行的岸边,春光无限;二句写柳条被折去赠别,以表友谊之深厚
【注释】 1. 别去作西东:指友人离别。作,动词,离去;西东,这里用来形容友人远行的方向。 2. 重来笑语同:指友人归来时,我们又能欢聚一堂了。重来,重新到来;笑语同,共同的欢乐话语。 3. 来日未多今又去:意思是说,今天我们相聚的日子不多,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要分别了。 4. 相思无奈立东风:意思是说,我们只能站在东风中,默默地思念着对方,无法改变这种相思之情。 【赏析】
【解析】 此诗首联“岸西城郭岸南村,杨柳排空竹驻云”,写的是城郭、村庄的景色,诗人以写景起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颔联“不必青山映门巷,芦花一带水平分”承接首联,写城郭周围的风景。颈联“高文父隐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以此自况和勉励友人。尾联“吾家在城中,何妨住近市,买酒来相呼,莫学庄生避世辞。”进一步劝慰友人,表明自己与隐士不同,不主张避世,而主张入世。全诗语言朴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