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注释】 和杜孝锡展江亭三首:即《和杜子美苏州城西展江亭》。和,同“贺”(hè)。杜甫在苏州时曾建有城西的展江亭。 斜日低云动水光:斜日(太阳),低云(低垂的云层),水光(指水面上反射的阳光),动,使……移动。 偶寻佳处阅群芳:偶然寻找到好的去处,观赏满园的鲜花(或花草)。阅,欣赏。 城闉(yūn):古城市四周的墙。闉,城门外的小土丘。 吹过:风吹过去,这里形容花香四溢。千花百草
【注释】: 占尽人间丽与华:占尽,全部占有。丽与华,美丽的色彩。 白头判得醉流霞:判得,能够做到。流霞,美酒。 谁将法锦翻新样:谁,指谁人或何方。法锦,指古代的一种彩色织锦。翻新样,即创新花样,指改变花色。 红绿装成遍地花:红绿,指红色和绿色。装成,装扮起来。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天美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占尽人间丽与华”,直接点明了主题
【译文】 江亭的海棠开得正艳,条枝上红粉点点,婀娜多姿。人间哪会有这样天香国色的海棠!千杯美酒都不足以表达对她的赞美,回首遥望,东风又吹断我的愁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海棠为喻,借咏海棠来抒写作者内心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情韵悠远。“展江亭海棠四首”是一组咏物组诗,共四首。此诗首篇描写了海棠的风姿:红润的枝条袅袅生姿,令人陶醉;然而,它又是那样不与尘世同在,仿佛天上的仙花一般
【注释】 雪竹:白色的竹子。 邪阴:指邪恶阴险的人。 消尽:完全去掉。 时人不识先生意:当时的人不明白先生的用意。 无为:道家认为的顺应自然之道。 无事翁:闲适无事的老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雪竹、风松象征清高绝俗的高士,以“邪阴消尽火成轮”比喻高士清除邪恶,如同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最后两句写世俗之人不能领会高士的用意,因而将他比作“无事翁”。全诗表现了作者追求高洁
【注释】 游:指游历,游览。北园:泛指园林,借指寺院。二颂:指佛教的赞歌。万法:指佛教所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即万有。都来:都包括。一道场:即道场,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游行:指到处行旅,到处漫游。真常:真实不变。玄旨:佛家用语,指佛教的道理、教义。翠竹:青绿色的竹子。森森(sēn):茂密的样子。自短长:自己决定长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名胜古迹时所做之诗
【注释】蜀江:四川的江。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春在成都浣花溪畔的江亭观赏蜀地海棠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昔年曾到蜀江头”,首句点明了诗人当年曾到蜀江游玩过,而今日则来到江亭赏海棠。 “绝艳牵心几十秋”,诗人说这海棠花曾经让他魂牵梦萦了几十载。 “今日栏边见颜色”:如今在这江亭栏杆旁看到海棠的花朵了,但再也看不到那如玉的面庞了。 “梦魂不复过西州”
白鹤群飞散作阴,方春膏雨一犁深。 只知万物含芳润,谁识清通造化心。 译文: 一群白鹤在天空中飞散,形成一片阴云,正值春天,细雨如膏滋润着大地。只有草木知道春天的到来,它们沐浴在春天的雨露之中,生机盎然。然而,人们却很少能够理解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他们只看到眼前的美景,却没有看到背后的自然法则和宇宙的奥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作品,通过描绘白鹤群飞、春雨滋润大地的景象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北园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句写景,次句写事,最后两句抒情。 “青山隐约林端见,碧水逶迤竹下来”,写的是北园里的自然风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青山的掩映中,林端隐约可见;在碧水的蜿蜒流淌中,竹林里走来走去。 “芳草落花无朕迹,与君亲到北园回”,写的是北园中的游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芳草绿得发亮,落花飘零满地,但它们都没有留下痕迹,我和你一同来到这里游玩。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纷纷声里满埃尘,一听除书耳目新。”:在纷扰的声音中满是尘埃,一听去除官的消息就耳目一新。这里的“除书”指的是去官的通知,而“耳目一新”表达了听到消息时内心的震撼和兴奋,仿佛整个世界都焕然一新。 2. “清世未能忘薄禄,官曹犹得作闲人。”:清廉的世界未能忘记俸禄的丰厚,官职虽小仍能作为闲人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虽然在清廉的政治环境中
【注释】 子华兄:指诗人的朋友子华(即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日:生日,即诞生之日。五首:指《赠子华》诗五首中的五首。柳阴散释真阳艳:柳荫之下,阳光普照,万物生辉,真阳的艳光也显得分外灿烂。妄虑消除至道冥:妄念都消解了,达到至道的境界,心境变得非常宁静。浮世:人生在世,世间。短长:长短、多少。何足道:不值得说,不值得计较。须知时节在明星:要知道,时序的变化就像明星一样有规律。 【赏析】